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論醫道

論醫道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黃帝內經》中已廣泛使用「道」的概念,如《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有多處提及:「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歧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无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中醫是道家的醫學,道家注重調整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道之所在便為醫之所在,醫之所在也為道之所在。《黃帝內經》是最古最全面論述醫道的經典之作。《黃帝內經.著至教論》中對醫道提出最好的詮釋:「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別星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後世益明,上通神農,著至教,疑於二皇。帝曰︰善。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在此雷公提出,醫道非一般的方技,是門「經術」,法乎陰陽,是通天文、地理、人事的至道,所以稱為「醫道」。

南朝道士、醫家陶弘景認為醫道、易道與農道,同為人間至道,他在《陶氏本草經集注.自序》中提到:「昔神農氏之王天下也。畫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種以省殺生之弊,宣藥療疾以拯夭傷之命,此三道者,歷眾聖而滋彰……」

唐代藥王孫思邈也用了醫道的概念,他在《備集千金藥方大醫精誠》中提到:「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初唐四傑之一王勃,是《滕王閣序》的作者,他在《黃帝八十一難經》中作序,提到:「華佗歷六師以授黃公,黃公以授曹夫子。夫子諱元字真道,自云京兆人也,蓋受黃公之術洞明醫道,至能遙望氣色,徹視腑臟流腸刳胸之術往往行焉,浮沉人間,莫有知者。」王勃在文章中,還透露了醫道的傳承,是從岐伯授予黃帝,再一脈承傳下來,最後到王勃的老師曹元,而王勃本身也是醫道承傳中的其中一位。而岐伯的老師又是誰呢?《黃帝內經》記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也就是說,醫道來自於上帝,中醫之所以可以成為醫道,是因為中醫是神傳文化,是上帝傳下來的瑰寶。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高血壓的危險性

高血壓的危險性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高血壓的定義是血壓上升到一定程度,足以造成人體血管與器官的傷害,如視網膜、腦部、心臟、腎臟、大血管等處的傷害,即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傷害

在大血管方面,可能造成血管瘤的擴張、動脈硬化加速、主動脈剝離。在心臟方面,可能造成心肌梗塞、肺部水腫,慢性的心臟傷害包括心臟缺氧、心室肥大等等。在腦部可能造成中風、昏迷、癲癇、心理狀況改變、暫時性腦缺血等。在腎臟傷害方面,包括血尿、腎衰竭、腎臟功能損傷等等。在視網膜方面,可能造成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出血、視網膜滲出斑等等。

正常的血壓

血壓在正常狀況下,收縮壓應該低於120mmHg,舒張壓低於80 mmHg。若是收縮壓介於120~139mmHg,舒張壓介於80~89mmHg,稱為高血壓前期,此時需要調整生活型態,預防高血壓的進一步惡化。若在高血壓前期就已出現器官的損害,或是高血壓前期合併糖尿病病患,可以直接給予藥物控制。

高血壓分期

高血壓第一期是收縮壓介於140~159mmHg,或是舒張壓介於90~99mmHg。高血壓第二期是收縮壓高於160mmHg,或是舒張壓高於100mmHg。高血壓第一期與高血壓第二期都需要藥物控制,並進行生活型態調整,以期達到血壓下降的目的。若是有糖尿病與慢性腎病變者,現代醫學是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若治療後,血壓值仍高於期望值的20/10mmHg以上,就需要再用不同的藥物一同控制,以達到血壓正常的目的。

高血壓危象

若是血壓超過220/120 mmHg以上,就需要立即的藥物控制,症狀治療,若已有器官損害,還需要住院控制血壓,讓病情穩定。

需要緊急處理的高血壓就是高血壓危象,其嚴重度不只與高血壓的嚴重度有關,也與高血壓發展的速度有關。有些人高血壓惡化的太快,身體來不及適應,也會產生高血壓危象。

若出現舒張壓高於120 mmHg以上,或出現視盤水腫、器官損害出現併發症,或收縮壓高於210 mmHg以上,嚴重頭痛合併視力模糊,需要緊急處理。

流行病學

高血壓的罹患人數是巨大的,即使到55歲血壓仍正常,到老年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仍是很高,在西方的統計比率是90%

罹患高血壓,得到中風的比率是正常人的4倍,罹患心臟衰竭的比率是正常人的6倍。其他如動脈硬化、腎臟衰竭等,血壓越高情況越糟。雖然高血壓可透過藥物控制住,讓心機梗塞與中風的比率下降了許多,但是最終器官受損與心臟衰竭的比率仍是非常的高,無法用藥物控制遏止住。

高血壓發生原因

90%的高血壓發生原因不明,稱為本態性高血壓。仍有些高血壓是有原因的,如導因於腎臟病、腎血管疾病、嗜鉻細胞瘤、庫欣症候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主動脈縮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等。

高血壓危險因子

容易導致高血壓的原因有年紀,年齡越高,血壓越高;其他還有肥胖、吃得太鹹、缺乏運動、飲酒、蔬菜水果吃得少等等。

高血壓的治療

高血壓第一線治療藥物是利尿劑,也就是利尿可以降壓,但容易造成全身無力、肌肉痙攣、電解質不平衡等等。接下來可使用鈣離子阻斷劑與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其他還有β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降低心跳的速度;α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血管擴張劑等等。

中醫平肝潛陽法介紹

平肝潛陽是中醫治療肝陽上亢的方法。人體的生理上是陰陽維持著平衡,當人體的腎陰不足,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就會導致肝臟氣鬱化火,內耗肝陰,出現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的症狀。平肝潛陽,一方面補肝陰,同時又抑制亢盛的肝陽,使人體陰陽恢復相對的平衡。

肝陽上亢的症狀有眩暈耳鳴、頭部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健忘心悸、腰酸膝軟、舌質絳紅等等,而高血壓的典型症候即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的表現,治療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即可讓血壓下降,高血壓症狀消失。

平肝潛陽常使用質重鎮墜的藥物,如牡蠣、石決明、珍珠母、代赭石等,還要配合使用滋養肝腎之陰的藥物,如麥冬、石斛、生地、玄參等。嚴重的高血壓會有肝陽化風的症狀,如肢麻震顫、手足蠕動、語言不利等,此時在平肝潛陽的基礎上,還可熄風退火,如加上黃芩、龍膽草、梔子等,共同達到降肝火、熄肝風、平肝陰的作用。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褥瘡的治療

褥瘡的治療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褥瘡是因為皮膚受到壓力、磨擦,導致皮膚受傷,甚至深到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頭的情形。褥瘡在慢性臥床的病人身上特別多。在住院病人身上,如果會產生褥瘡,在住院前兩周最容易出現,皮膚軟組織只要連續受壓2~6小時就可能產生褥瘡。褥瘡是很難好的,有時會造成病人的死亡。

褥瘡的預防

褥瘡是不好治療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褥瘡的發生。要如何預防呢?

首先評估是不是高風險病患,如無法行動者、活動受限者、尿失禁者、營養不良者、血液循環不好的、意識不清楚的,這些人很容易產生褥瘡,照護上要特別注意。

皮膚照護方面,要天天注意骨頭較為突出的地方,如薦椎骨、坐骨、腳後跟、腳盤等處。尿失禁的病人最好不要沾到尿液,要保持皮膚乾燥,而對於太乾燥的皮膚可以擦一點乳液。

在營養方面,要注意一些,營養狀況好,較不會產生褥瘡。

時常翻身,讓受壓點不要固定在同樣地方,如躺在床上者,每兩小時翻身一次,而坐在輪椅上的,每一個小時就可移動一下位置。在骨頭突出的位置,可以墊枕頭或放泡棉。

如何診斷褥瘡

產生褥瘡的地方,皮膚會變紫或栗色,有時會產生血泡。產生褥瘡前,會出現軟組織疼痛、堅硬、糊狀的、水水的、較燙的或較冷的皮膚。

褥瘡較為嚴重後,會傷到皮層,表皮完全破損,會有疼痛感。再嚴重下去,會傷到皮下組織或脂肪,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均破損,延伸至筋膜層,有深坑,但傷口基部不痛。若更再嚴重下去,會傷到肌膜、肌肉,甚至深及骨頭,即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及筋膜層全部受損,深至肌肉、骨關節處,可形成廔管,但傷口基部不痛。

褥瘡的治療

首先要有效地去除局部壓力,此為治療成功的基礎,然後可以給予止痛劑、消毒劑,手術介入,剔除壞死組織,良好的包紮與塗上適當的膏藥。嚴重感染者要給予靜脈注射抗生素,避免敗血症的發生。

給予足夠的營養是很必要的,這樣可加速傷口的癒合。

中醫治療褥瘡

中醫對褥瘡,以癰疽來形容,「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一般首先考慮的是用清熱解毒的方法,讓發炎減緩,常用藥物有如金銀花、蒲公英等,若氣血出現不足,傷口癒合困難,可加些益氣養血的藥物,加速排膿解毒,如黃耆、川芎、當歸、白芍、人參、白朮等藥物。若傷口呈現白色,且完全不癒合,患處漫腫,皮膚顏色不變,酸痛無熱,稱為陰疽,表氣血大虧,宜溫陽補血,加入散寒通滯的藥物,才能讓傷口癒合,如熟地黃、鹿角膠、麻黃、肉桂等,如此白色的傷口才能慢慢出現血色,傷口逐漸癒合。

傳統上對於敗血症的認識,中醫稱為走黃內陷,走黃是指疔瘡火毒熾盛,走散入血,內攻臟腑的一種全身性危急變症,此時傷口突然陷黑無膿,腫勢迅速擴散,症狀有寒戰高熱、頭痛煩躁不安等。內陷是因生瘡瘍之後,正不勝邪,反陷入裡,內傳臟腑,發生危險變症;症狀有壯熱口渴、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或體溫不升,甚至神昏顫語。 

走黃與內陷,一偏實,一偏虛,在現代醫學來講都是使用重劑抗生素控制,若在古代,多為不治之症,或挽救於萬一,是十分危險的症候。◇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醫者易也

醫者易也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易經》是史前文化遺留下來的,也是中國最古老文獻之一,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一般所說上古三大奇書包括《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易經》最初用於占卜,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

《易》原有三種版本:《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歸藏》已失傳,一般所稱《易經》即源於《周易》。易經內容以「卦」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層組成,每一層稱為「爻」。每一爻以一條長的橫線「—」代表陽,稱為「陽爻」;或以兩條斷開的橫線「--」代表陰,稱為「陰爻」。後人以「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來解釋的卦的構成。

《黃帝內經》以黃帝、岐伯等問答方式寫成,有許多醫藥理論,還包括針灸、方藥、診斷、養生等,王冰在序中寫道:「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內容也是天地間萬事萬物幾乎無所不包,也涉及哲學、政治、社會、兵法、道德、文學藝術、民俗風情、天文地理、氣象曆法,因此不僅是一本醫書,也是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黃帝內經》與《易經》同樣以陰陽為萬事萬物變化的根本。《周易》的主幹是象、數、理、占,數又包括筮數、位數、時數、物數等;《黃帝內經》中也有易數之術,廣泛應用於運氣、時間醫學、針灸、養生諸方面。

《內經素問》中有七篇言運氣,包括《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指出:「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古代醫家也早已認識到「醫易同源」這一事實,如大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明代大醫家張介賓亦充分肯定了「醫易同源」,他在其著作《類經附翼醫與易》中提到:『賓嘗聞之孫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每竊疑焉。以謂「《易》之為書」,在「開物成務,知來藏往」;而醫之為道,則調元贊化,起死回生。其義似殊,其用似異。且以醫有《內經》,何藉於《易》?舍近求遠,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開,學到知羞,方克漸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原者,同此變化也。豈非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以醫而不知易乎?』張介賓的前輩劉完素亦提出:「《易》教體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綱五常,醫教要乎五運六氣,其門三,其道一。」也透徹闡明了醫易互根、互用的觀點。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