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認識中藥──苦參

認識中藥──苦參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藥苦參是豆科植物苦參的根,切片,曬乾,生用。藥性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功效是清熱燥溼,殺蟲利尿。這個殺蟲,最主要指的是殺菌的作用。

苦參清熱燥溼力很強,水煎劑一般用1~3錢就有效,但苦寒傷胃、傷陰,脾胃虛寒、陰虛津傷者需忌用或慎用。

現代研究發現,苦參對陰道滴蟲、阿米巴原蟲有殺死作用。煎劑對結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又余嘗苦腰重,久坐,則旅距十餘步然後能行。有一將佐見余日:「得無用苦參潔齒否?」余時以病齒,用苦參數年矣。曰:「此病由也。苦參入齒,其氣傷腎,能使人腰重。」後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自後悉不用苦參,腰疾皆愈。此皆方書舊不載者。』

古人用苦參漱口潔齒,藉其殺菌之效,但用了以後發現,沈括本人與其友人舒昭亮都患腰重的毛病,因苦參苦寒之性,有傷腎之弊,遂記載下來,以誡後人。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苦參》條下,特別引用的沈括的這段話,並說:「苦參、黃柏之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溼,寒除熱也。熱生風,溼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惟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清張璐的《本經逢原》亦云:「苦參、黃柏之苦寒下降,皆能益腎,蓋取其苦燥溼、寒除熱也。熱生風,溼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惟腎水爍而相火勝者宜之。若脾胃虛而飲食減少,肝腎虛而火衰精冷,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久服苦參,多致腰重,因其性降而不升也。」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李時珍與胡蘿蔔

李時珍與胡蘿蔔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李時珍,蘄州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影響深遠。

根據《蘄春縣誌》記載,李時珍常隻身一人,背藥簍到深山採藥。一日,近中午時分,來到了懸崖絕壁旁,見對面山崖有一銀髮老翁,在絕壁上採藥,老翁手腳俐落、氣色紅潤,令李時珍十分驚嘆。

這位老翁是山裡的隱士,年過百歲,眼不花,耳不聾,身板硬朗,思維敏捷,非常健談,之後李時珍與老翁攀談起來,請教老翁的延壽之道。老翁淡淡地說,山野之人,淡食為道,清心寡慾,樂善好施,曲中之道,靜心為上,同時也指著背簍裡的胡蘿蔔說,常吃這個。

老翁的話給了李時珍一些啟示,同時也開始寫胡蘿蔔的藥性:胡蘿蔔為中性食物,對於陽虛者可扶陽,對於陰虛者可滋陰,為蔬菜之王,養生之品,多時胡蘿蔔對人體有益,同時把胡蘿蔔的好處介紹給更多的人。

直到如今,湖北蘄春一帶仍盛行吃胡蘿蔔的習慣,當地人將胡蘿蔔視為「小人參」,是每餐必食的養生佳蔬。

胡蘿蔔,又稱紅蘿蔔,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因從胡地來,味道像蘿蔔,故名「胡蘿蔔」。胡蘿蔔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當時漢字名為「人參」。

胡蘿蔔營養豐富,可直接生食,也可加工成塊、丁、絲,同其他食材一同烹飪。胡蘿蔔汁或胡蘿蔔泥也可和麵粉或米粉等澱粉類物質混合做成糕餅類食物。

胡蘿蔔的營養成分中,最重要的就是胡蘿蔔素,可治療夜盲症、促進兒童生長等功能。胡蘿蔔含較多的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


此外,胡蘿蔔還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降壓強心、抗炎抗過敏之功效,胡蘿蔔中所含的葉酸與木質素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胡蘿蔔中的果膠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多吃胡蘿蔔,如果視力不太好的話,對眼睛也是很有幫助的。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進補要辯證 選適當食材

進補要辯證 選適當食材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進補的方法很多,不是人參、鹿茸才是補,要辨清體質,靈活的補。

通補

中醫有時以通為補,例如排便不暢,飲食不下,通便反而最補,就是所謂的以通為補。

如小孩食慾不振,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當吃了許多補品之後,絲毫沒有見效,此時需要服用通便藥,以通為補,如大黃、虎杖、番瀉葉等。又如有些小孩,感冒發燒,吃了幾天抗生素、退燒藥也依然發燒,當發現有明顯便秘時,同樣是服用通便藥,燒就退了。

溫補

溫補是運用溫熱性的食物或藥物來進行補益,適用於陽虛或是氣血虧損,如手腳冰冷、畏寒無力、小便清長、頻尿水腫等,也可作為一般的冬令進補。

溫補常用食物有核桃、紅棗、桂圓、豬肝、鱔魚、蝦子等等。

清補

清補是用平和的食物或藥物進行調理。清補的藥物都有點滋陰清熱的作用,如石斛、生地、沙參、玄參、鼈甲等。

石斛養陰效果很好,如性情急躁、脾氣不好、氣管發炎、經常口乾,可用石斛養陰。若女性陰虧經血不足,也可用石斛養陰。

平補

平補是用甘緩平和的藥物或食物進補,對於與久病體虛的特別合適,中藥如白果、茯苓、蓮子、芡實、山藥、苡仁、玉竹、百合、天門冬、麥門冬等。

峻補

當一個人氣特別虛、陽特別虧的時候,就需要峻補,用較猛烈的中藥溫補陽氣,如鹿茸、野山參、高麗參等等。

補益的性質

滋陰

陰虛是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因陰虛不能制火,因此常可見五心煩熱(雙手手心、雙腳腳心與心胸部位的煩熱感)、潮熱、盜汗、口乾、咽燥、神煩氣粗、尿黃便乾等等現象。

若是胃陰虛,表現為口渴易飢、嘔吐、大便乾結等;若是肝陰虛,表現為眼睛乾澀、眩暈、視物昏花等;若是腎陰虛,表現為腰膝痠軟、五心煩熱、盜汗、小便黃少等。

滋陰食材有鼈、百合、鴨肉、海蜇皮、金針菇、荸薺、梨子等。滋陰中藥材有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石斛、龜板等;而滋陰代表常用方劑,就是六味地黃丸。

補陽

補陽可溫暖肢體臟腑。以下三種情況一定要補陽:
1.      完穀不化:身體陽氣不足,食物吃進去後排出無法完全消化的食物。
2.      舌淡而胖:若陽氣衰微,體內多餘的水分就會蓄積在體內,導致舌體胖大。
3.      脈象沉細:陽氣不足,無法鼓動血行,脈象沉細無力。

熱量高而富營養的食物,有如羊肉、牛鞭、核桃、桂圓、鵪鶉、鰻魚、蝦、韭菜、茴香等。

補氣
氣虛的表現是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聲音低沉、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常用的中藥有如人參、黃耆、黨參等,而代表的中藥方劑就是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可補氣的食材有如牛肉、豬肉、雞肉、糯米、鯽魚、鯉魚、鵪鶉、鱔魚、蝦子、蘑菇等。

補血
血虛的表現主要是臉色萎黃蒼白、頭暈乏力、大便乾燥、失眠多夢,婦女經期不定、經血量少色淡等。補血的食材有如烏骨雞、黑芝麻、核桃、桂圓、豬肝、雞肉等;補血的中藥材有如當歸、阿膠、熟地、桑葚等。

進補不平衡

進補時若出現不平衡,最常見的就是上火。上火最常見的就是心火、肝火與肺火。

心火的表現是思慮過多、心中鬱悶;肝火的表現是急躁易怒;肺火的表現是咳嗽痰多,痰黃黏稠。

調補重在辯證,因此在服用補藥的時候,一定要認清體質,對證施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陰平陽秘,不會上火。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飲料中的椰果是什麼?

飲料中的椰果是什麼?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天氣熱時許多人都喜歡來杯飲料。飲料除了奶茶、冰淇淋、茶類,還可能添加其他東西。椰果就是常見的添加物。那麼椰果到底是什麼呢?

椰果又稱椰子凝膠,是微生物的發酵產物,木質醋酸菌(acetobacter xylinum)在液態培養基中生長過程所形成的代謝產物。製造椰果,首先必須選擇好原料,最好是用100%的椰子水為原料,接著對原料進行調配,加入白糖、醋酸等100%食品級輔料。接著進行蒸煮、殺菌處理,然後裝盤冷卻,通過生物發酵5~7天後,再清洗、成型、挑選,呈現出白色或乳白色凝膠狀,潔白且無雜質。

椰果低熱量,不含膽固醇,具生理調節功能,口感滑爽,高透明度水晶纖維,能與各種果汁調配,具良好的可塑性;發酵後的果塊,結構穩定,保水性強,耐酸,耐熱,高溫不溶解,具良好的可加工性。

椰果可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改善消化,還有美容、減肥的功效。還有研究認為能防癌,預防心臟病。

現在椰果在食品業中應用廣泛,除飲料外,果凍、布丁、罐頭、八寶粥、霜淇淋、乳製品、西點食品、月餅、麵包、糖果製品、烘焙食品中都可放入椰果。加入椰果,可減少三高原料的含量,降低成本,補充膳食纖維,豐富食品的風味與花色,也予人一種愉快的感覺。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糖尿病要清熱養陰

糖尿病要清熱養陰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糖尿病自古稱為消渴,上消口渴引飲,中消消穀善飢,下消溲似淋濁,如膏如油,已經到了蛋白尿的地步了。

糖尿病一般人的觀念認為,要吃一輩子的降血糖藥,還會產生很多併發症。其實未必如此悲觀。糖尿病就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要不斷的刺激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當刺激量不夠時,還要再用注射胰島素的方式,增加胰島素量,好像是在胰島素競賽的樣子。真正的治療,是在糖尿病尚在上、中二消時,予以清熱養陰,往往可以轉扭轉頹勢,讓細胞重新對胰島素恢復敏感,也就不用大量的胰島素了,也就是在多喝、多吃、多尿、火氣大的時候,予以治療,可讓血糖恢復正常。

王媽媽,70多歲,老年糖尿病,睡不好,便秘,常喝水,血糖高,長期吃西藥降糖,來診發現是胃腎陰虛,予以清熱養陰,立方:麥冬、生地、玄參、丹參,中藥連服三個月後,睡眠、血糖一切都恢復正常,不用再服藥任何降糖藥物。

陳先生,四十多歲,血糖高,不服西藥血糖就飆到400以上,已經一年多,十分懊惱年紀輕就罹患糖尿病,症狀同樣有多尿、口渴、易飢的問題,來診後發現是陽明胃火熾盛,於是立方:石膏、知母、人參、天花粉、黃芩、生地、麥冬、葛根、地骨皮,一派清熱養因藥物,服藥一個月,血糖恢復正常,不需倚賴西藥,再續服半年,穩定療效,把中上二消的問題真正解決。


消渴就是體內陰陽失衡,讓細胞對胰島素失敏感,血糖不斷飆升,只要滋陰、養腎、去胃火,陰平陽秘,血糖自然恢復正常,是不必吃一輩子的降糖藥物的。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中藥四大金剛

中藥四大金剛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藥裡邊,大黃瀉下第一,人參補氣第一,附子溫陽第一,熟地滋補第一,素來稱為中藥的四大金剛,雖不一定是作用最大,但可說是最常用,副作用小,應用範圍最廣的中藥。

大黃,別名川軍,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入胃、大腸、肝經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破淤血、蕩積滯、利膽退黃,對火眼赤痛、濕熱黃疸、食積、瀉痢、實熱便秘、吐血、衄血、血瘀閉經都很有療效,臨床上,止血可炭炒,通便宜後下,因瀉下苦寒性猛,胎前產後與身體虛弱者應慎用。

大黃從內服到炮制外用,劑型湯劑、散劑、丸劑、洗劉、膏劑等都有,大黃茶、大黃酒也是養生保健佳品。在應用方面,如老人習慣性便秘,可用大黃粉配蜂蜜,開水沖服,潤燥滑腸,效捷簡便。

人參是五加科植物,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人參根部肥大,形若紡錘,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自古稱為百草之王。明代醫家繆希雍《本草經疏》中描述:「人參能回陽氣于垂絕,卻虛邪于俄頃。」補氣作用為其一絕,用於氣虛欲脫,肺氣虛弱,短氣喘促,懶言聲微,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的心悸,失眠,健忘等,還有血虛、氣不攝血的出血症,都很有療效。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功效是回陽救逆,助陽補火,對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虛宮冷,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都頗有療效。明代倪朱謨編撰的《本草匯言》中如此描述:「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專於驅散寒邪。

熟地是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等為輔料經反復蒸曬而成,可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對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崩漏,盜汗遺精,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鬚髮早白等,都頗有療效。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鬚髮」,為滋補的主藥。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高血鉀症

高血鉀症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高血鉀症是血清中的鉀離子過高。正常血清鉀離子濃度是3.5~5.0 mEq /L,若超過5.5 mEq /L,就是高血鉀症。高血鉀症通常沒有什麼症狀,但有時會引發嚴重的心悸,肌肉疼痛,肌肉無力,肢體麻木,心律不整,嚴重的會心臟驟停而死亡。

造成高血鉀症的原因,常見的有腎衰竭、低醛固酮症(hypoaldosteronism)、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因鉀離子98%在細胞中存在,因此只要對細胞傷害,就有可能釋放很多鉀離子,造成血鉀離子增高。有許多藥物可以應用於高血鉀症,如利尿劑spironolactone、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高血鉀症的嚴重度可分為輕度(5.5~5.9 mEq /L)、中度(6.0~6.4 mEq /L)與重度(>6.5mEq /L)。鉀離子太高在心電圖上可以看的出來,T波會特別高。

如果心電圖上發現鉀離子過高,表示已經很嚴重了,會先給予葡萄糖酸鈣(Calcium gluconate)靜脈注射,穩定細胞膜;飲食上要食用低鉀飲食;其他辦法有如注射胰島素、注射沙丁胺醇(salbutamol)、碳酸氫鈉,這都可以降低血鉀濃度。利尿劑furosemide可以排鉀;聚苯乙烯磺酸(polystyrene sulfonate)可行離子交換,降低鉀離子;還有洗腎可排鉀,是緊急時最快的。

健康的人很少出現高血鉀症,而住院病人有1~2.5%的比率出現高血鉀症。高血鉀症可讓原本的死亡率升高十倍以上。


ZS-9 (sodium zirconium cyclosilicate) 是目前最有效的口服降血鉀製劑,由ZSAstraZeneca兩家製藥公司開發,但還沒有通過美國FDA的許可,未來可成為主要的口服降血鉀藥物。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為何腰痛?

為何腰痛?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腰痛的原因有哪些呢?為何女性特別容易腰痛?

從西醫觀點看,腰痛可能是:

1、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會壓迫周圍的神經引起疼痛,如果伴隨腿痛、腿麻,就要懷疑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2、消化系統疾病: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胰臟發炎、膽囊炎等都會引起腰部的放射性疼痛,而且這種疼痛不會隨著休息而疼痛消失,只有治療疾病的本身,才會使腰痛痊癒。
3、僵直性脊椎炎: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忽然感覺腰骶骨痛,晨間疼痛與久坐鈍痛,有時晨僵可以持續數小時之久。
4、腎結石:結石塞住腎盂出口,導致腎水腫,出現明顯腰痛。

從中醫觀點看,腰痛有幾種原因:

1、腎陽虛腰痛

這是常見腰痛,且多在女性,疼痛為綿綿作痛、痠軟隱痛,勞累後更加明顯。因腰為腎之府,腎陽虛腎氣不足,引起腰部冷痛、腰膝痠軟無力。女性每月月經失血,加上肩負妊娠、生產,都會損傷腎氣,反覆習慣性流產也容易產生腎虛腰痛。

2、寒溼腰痛

腰部感受風寒,出現局部疼痛,陰雨天腰痛會加重。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提到:「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裹冷溼,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其中「腰中冷,如坐水中」,「腹重如帶五千錢」都是在形容寒溼腰痛的景況。其中的〈甘薑苓朮湯〉的組成是:乾薑、茯苓、甘草、白朮,都是去寒溼之品。

3、血瘀腰痛
血瘀腰痛是由於肌肉勞損,引起局部瘀血、氣血運行不暢,表現為刺痛、針扎痛,如急性腰扭傷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要如何防治腰痛?飲食上,要避免過多的性寒生冷之品,即使在夏天,冰鎮啤酒、飲料、西瓜、冰淇淋等也要節制。

平時腰部肌肉可多鍛鍊,走路、慢跑等都可鍛鍊到腰部肌肉;而久坐的上班族,每隔一段時間可做擴胸運動,向後仰腰、向上牽拉等等。腰部要保暖,女性在月經期間與生產期間,容易損傷腎氣,更要注重腰部的保暖。如月經量過多,經常腰部冷痛,腎氣虛弱,可多吃枸杞、山藥、桂圓、核桃等等。經常性腰痛的人要節房室,保住精血之氣。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肝屬木,木曰曲直

肝屬木,木曰曲直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尚書·洪範》中箕子解釋五行時說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這裡的曲直是指樹木的生長型態、枝幹變化的樣子,而具有生長、生發、順暢性質的事物,都歸於五行中的木。

春天屬木,因此時花草樹木從隆冬中甦醒,開始生長發育,樹木的枝條向四周延展。在人體中,肝與膽屬木。《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當中云:「發生之紀,是謂啟陳,土疏泄,蒼氣達,陽和布化,陰氣乃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肝對人體之氣具有疏通發洩、調達通暢的作用,肝氣還有生發的特性,膽處於身體生發之初,生發到肝的時候,春天養生,最重要的就是肝與膽。

養護肝膽,最重要的就是戒除生活的不良習慣,如飲酒過度、長期熬夜、過度勞碌工作、日夜休息不定時、吃飯不規律等等,這些都是損害肝膽的壞習慣。《黃帝內經》中指出,「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這些都說了肝膽出問題後出現的狀況,因此要顧好肝膽,一定要先戒除不良習慣,否則營養品吃得再多也徒勞無益。

在醫院檢查出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與多喝酒、多吃肉有關。要脂肪肝消失,一定要飲食清淡,忌酒少肉,多吃綠色食物,因青屬木,所以不妨多吃綠色蔬果,如菠菜、黃瓜、絲瓜、韭菜、油菜、空心菜等。

大動肝火、急躁易怒會傷肝,但若強忍怒氣、悶悶不樂同樣也傷肝,因肝氣鬱滯,滯而生疾。肝經分布於兩肋,而乳房正位於肝經循行之路,而肝主疏泄,若肝經氣機不暢,肝氣鬱結,就會出現乳房悶脹、乳房疼痛的問題,而長期的憂鬱、生氣,也會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在女性就容易產生乳房纖維化的問題。肝是木,木剋土,土是脾胃,肝脾失和,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水液停滯,血行不暢,產生痰瘀等病理產物,形成腫塊。因此養生也是需要修養心性,開闊胸襟,別把氣憋在心裡,導致生病。

至於生氣容易禿頭,因脾氣暴躁,肝陽上亢,沖發到頭頂,皮毛為金,金剋木,於是一場交戰結果,就成燎原之勢,頭頂禿了!

喝酒壯膽只在一時 不如好好休息睡覺

《黃帝內經》中提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氣充足的人,可以始終保持理智,不受外界突然變化而影響,但是膽氣不足的人,容易怯懦,因受驚害怕而得病,常常失眠多夢,神經衰弱。

《黃帝內經》中提到:「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穀之精,熟穀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酒是穀物的精華,喝到胃中,使胃脹,氣血上逆,滯於胸中,肝氣上升,膽汁橫逆,人的行為舉止會像勇士一樣,敢於決斷,但這只是一時,等酒勁一過,氣衰之後,又會為自己的行為懊惱了。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三因致病學說

三因致病學說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較早提到三因學說的是東漢醫聖張仲景,他在其著作《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中提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凡詳之,病由都盡。」

也就是人生病的原因,林林種種,只源於三種原因。宋代一家陳言將此解釋得更詳盡一些,寫在其著作《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然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于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鬱發,外形于肢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陰陽違逆,乃至虎狼毒蟲,金瘡踒折,疰忤附著,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


三因學說為中醫病因學理論之一。三因為古代三類病因的合稱,即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因學說是根據此三類病因,闡述各種致病原因的途徑和傳變規律的理論。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本草與陰陽哲學

本草與陰陽哲學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黃帝內經》談到本草的性味時如此描述:「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中國古代就以這一思想為出發,說明藥性的功用,用陰陽五行解釋本草的知識;而西醫是用實驗與分析證實其觀點,中西醫走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探索之路。

金代醫家李杲,字明之,號東垣,因善用溫補調理脾胃,人稱補土派,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中提到:「天有陰陽,風寒暑溼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於天。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皆象於地。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味之濃者,為陰中之陰,味濃則泄,酸、苦、鹹、寒是也。氣之濃者,為陽中之陽,氣濃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輕清成象,本乎天者親上。重濁成形,本乎地者親下。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此段文字以陰陽說明了藥性之功,提綱挈領。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十一子,A.C.1100~1125在位,亦是著名的書畫家,旁通醫道與茶道。他編有著名醫書《聖濟經》,其中貫穿的思想是調整陰陽,平則為福。

《聖濟經食頤篇》中論食療,其中談到:「食羹醬飲,有四時溫熱寒涼之視,鼎俎籩豆,有陰陽奇偶之象,凡以四時陰陽不可偏廢故也。」這是說天地間的人,食物要如何選擇才能保平安呢?要取於四時,和於陰陽,因此其味人安排的食譜是:「春溫夏熱,春不可一於溫也,故食麥以涼之,夏不可一於熱也,故食菽以寒之。麻之為穀其性潤,黍之為穀其性熱,秋燥冬寒,秋不可一於燥也,故食麻以潤之,冬不可一於寒也,故食黍以熱之。」溫者涼之,熱者寒之,燥者潤之,寒者熱之,這是很合理的,人生存就必須適應自然的變化,以平為期。徽宗皇帝雖言之有理,但行之也難,一季一種主食,春食麥,冬食黍(黃米),這也不難,但夏天大豆一日三餐卻也倒了胃口,秋天又豈能把把芝麻當飯吃!但的確體現了適於寒熱溫涼的養生思想。

基於五臟所苦,趙佶又擬了另一份食譜:
「肝苦急,緩以粳米牛肉棗葵之甘;心苦緩,收以犬肉李韭之酸;肺苦氣上逆,泄以麥羊肉杏薤之苦;腎苦燥,潤以黃黍雞肉桃葱之辛;脾為中州,性雖苦溼,藏真所稟,其氣欲濡,則佐以所利,大豆豕肉栗藿之鹹是已。此皆陰陽、五行、氣味,見於穀畜果菜,雖皆五藏之養,未嘗不以胃氣為本。」


春酸、夏苦、秋辛、冬鹹,調以滑甘,五味配合時令擇而用之。五味之性是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五臟各有所苦,五味可針對性的調整,急者緩之、緩者收之、逆者泄之、燥者潤之,相濟相成。如肝喜條達,苦急,可多食粳米、牛肉、棗、葵,以其甘味緩之。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酒後頭痛偏方

酒後頭痛偏方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很多人在杯觥交錯之後,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讓快樂聚會出現遺憾。那麼酒後頭痛,有什麼偏方可以治療呢?

1.在中藥解酒方面,可用〈葛花解酲湯〉益氣健脾、利濕解酒。〈葛花解酲湯〉的成分有:葛花、白豆蔻、砂仁、木香、青皮、陳皮、人參、白朮、茯苓、神麴、乾薑、豬苓、澤瀉等,對於嗜酒太過或酒積不化、脾虛溼阻、胸膈痞悶、頭暈昏眩、噁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泄瀉,小便不利等均有療效。

2.用水果雪梨解酒:雪梨2~3搗成泥狀榨出汁飲服,因雪梨清涼,性溫和,適合酒後頭痛。

3.生薑解酒,對於酒後噁心嘔吐、頭暈腦脹,可用生薑含於口內,也就是市場的老薑,止嘔吐頭痛。

4.甘蔗解酒,因甘蔗性涼,榨汁飲用,對溼熱的酒性有緩解作用。

5.芹菜解酒,取芹菜適量切碎搗爛,榨汁飲服,因芹菜性涼,有助清熱解毒,對於酒醉後頭痛腦脹,顏面潮紅等症均有功效。

6.豆腐是解酒佳品。人會醉酒,是因為一種化學物質——乙醛。豆腐的大豆蛋白中含有較豐富的半胱氨酸及維生素B1B2。半胱氨酸能使酒精中的乙醛分解,迅速排泄出體外,而維生素B1B2也是酒精代謝的主要物質,可以減輕心臟和肝臟的負擔。

7.喝醋酸能解酒,主要由於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有機酸,在人體的胃腸內相遇而起醋化反應,降低乙醇濃度,從而減輕了酒精的毒性。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減輕酒精對人體傷害。

8.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欲良方。元代詩人洪希文有詩詠道:「橄欖如佳士,外圓內實剛。為味苦甘澀,其氣清以芳。佐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得鹽即回味,消食尤其方」。清‧黃宮繡寫的《本草求真》中提到:「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後嚼之最宜。人服河魚屯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即解。」

9.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症狀。蜂蜜解酒主要在於蜂蜜中的果糖,因為果糖可不經消化系統,直接人體吸收,大量喝酒後可導致酒精性低血糖症,而喝蜂蜜水可補充體內糖分,減輕酒後的不適症狀。


10.番茄汁也能解酒,因番茄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不過番茄汁最好在喝酒前飲用,這樣對酒精的緩衝、稀釋作用最好,降低酒精的吸收速度,減輕酒精對胃的刺激。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寒溼重 老得快

寒溼重  老得快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中提到:「寒溼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人體衰老的一大原因是體內有寒溼。寒與溼皆為陰邪,傷害陽氣,阻礙氣機,讓人感到疲累。

少食冰冷

寒溼之氣入侵人體,與人們過分貪涼、喝冷飲、吃冷菜、喝冰鎮啤酒等有關,雖然吃冷可讓人沁透心涼,但溼邪也從此深埋體內,成為我們健康的一大隱患。

《黃帝內經》中提到:「頭為諸陽之會。」頭部雖然陽氣旺盛,但陽氣也容易從頭部流失,如同熱水瓶不蓋蓋子,水很快涼掉的道理,因此天氣很冷時,需要注意頭部的保暖,否則寒溼之邪侵入,就會有頭痛、頭脹、打噴嚏、流鼻水的問題。

中醫認為「背為陽」,背部為陽氣之海,督脈循行主幹,總管一身陽氣,若背部陽氣保護不好,也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因此天冷時多穿一點貼身衣物保暖是不可少的。

人體臍腹部,包括丹田,是不能受涼的地方,一旦受涼,就容易胃痛、消化不良、腹瀉等。人體前面屬陰,臍腹部尤須注意保暖,抵禦寒溼入侵。

溼氣重的環境影響人體的健康,溼屬陰,輕則讓人疲倦乏力,身體沉重,昏昏欲睡,所謂的「溼困」,重的令人生病,如腹瀉、皮膚病、水腫等。

人體的水液雖由脾、腎兩臟代謝,但水液的運化最主要還是在脾,也就是消化系統,因此只要是能影響到脾的運作,就可能產生水腫。若瞬間喝入大量冰冷飲料,脾的負擔增加,要先加溫喝入的水分,因此在潮濕的環境,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是良性蔬果,否則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水腫出現。

如何知自己溼氣重?若在頭部,《黃帝內經》有句話說,「因於溼,首如裹,溼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不但感到頭部有如一塊溼毛巾裹住,身體疲困,還會筋骨僵硬無力。若溼邪侵襲關節,有時化熱產生紅腫熱痛的情形。消化系統溼邪重,會有胸悶腹脹、食慾欠佳、口淡乏味、倦怠無力等。溼邪重,舌苔會厚膩,常在身體未出現明顯症狀時,就會先有警示。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