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晉朝醫家王叔和

晉朝醫家王叔和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王叔和,名熙,西晉高平(今山東微山縣)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個性沉靜,博通經方,早年隨族南下荊襄投奔王粲,與名醫張仲景弟子衛汛要好,晉武帝時為太醫令。晚年寓居麻城。

在中醫學發展史上,王叔和做出了兩大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總結漢以前有關脈學之成就,是現存最早脈學專書,書中總結脈象24種,又論述三部九候,寸口脈等,對古代脈學影響甚大。

張仲景《傷寒論》,因戰亂而散佚零亂,幾至失傳。王叔和重新加以編次,使之不至湮沒。張仲景之學藉王叔和之編修整理得以保存下來。

《傷寒論》經連年戰爭,許多書簡都散落佚失不全,作為太醫令的王叔和下定決使這部奇書恢復其真正面貌。於是他搜集仲景舊論,加以整理和修復,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傷寒論》。

成無己稱:「仲景《傷寒論》得顯用於世,而不墮於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億曰:「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稱:「苟無叔和,焉有此書?」王叔和承上啟下,實是功不可沒。

王叔和32歲被選為魏國少府太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著名醫典與醫書,與歷代經驗良方。王叔和當太醫令時,閱讀了大量的醫學著作,再經幾十年的研究,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著名醫學家理論,結合自己臨床經驗,寫成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卷,98篇,將脈的生理、病理列為24脈象。

清•余嘉錫所著《四庫提要辯證》中推測王叔和為張仲景之親授弟子,他尋求古訓,博通經方。他不但精通中醫經典方書,而且於脈學頗有研究。唐•甘伯宗《名醫傳》稱:「王叔和性度沉靜,尤好著述,究研方脈,靜意診切,調識修養之道。」

脈學起源很早,扁鵲就常用切脈診斷疾病了。

《王叔和脈訣》,一般認為是六朝•高陽生託名王叔和的作品。書中不少內容根據王叔和《脈經》重新編撰。詳論二十四脈,並立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裡(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名目。由於易於習講,流傳甚廣,影響較大。


王叔和在其《脈經。序》中說道:「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輾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于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來,逮于華佗,經論要決,合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踪古賢,代無夭橫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