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醫聖張仲景

醫聖張仲景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縣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以寫《傷寒論》著稱於世,有醫聖之稱。

張仲景居於帝鄉,因漢光武帝劉秀亦是南陽人,也可以說是才子之鄉,因南陽歷代多才子。

張仲景生於名門望族,自幼熟讀四書五經,總角之時曾訪南陽名士何顒求鑒,何顒指點迷津說道:「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之後仲景亦無意於仕途,專志作民間醫人。

之後張仲景事師於張伯祖。張伯祖,名初,字品濟,東漢醫家。南陽郡涅陽縣人,篤好醫方,精明脈證。其療病每有奇效,傳世《七柳品濟清口方》。張仲景聞其名而拜為師,盡得其傳,為醫中之聖。

東漢末年,疫病流行,曹植 《說疫氣》描述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說:「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張仲景於《傷寒雜病論》序中提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張仲景對於疫病的流行觸目驚心,但又感慨醫家的無能:「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病問疾,務有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能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因此,張仲景本身十分認真的研究醫學:「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為《傷寒卒病論》,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傷寒卒病論》,原本16卷,手抄傳世,之後西晉名醫王叔和纂集編次成《傷寒論》,宋林億將內傷部分獨立出來,稱為《金匱要略》,將《傷寒論》一分為二,大行於世。後世有醫家認為《傷寒卒病論》是《傷寒雜病論》的誤寫。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臨床治療方面的巨著,古醫家讚賞溢美之辭非常多。

《金匱要略方》孫奇等序曰:「……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聖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

醫家張元素:「仲景藥為萬世法,號群方之祖,治雜病若神,後之醫者,宗《內經》法,學仲景心,可以為師矣!」

陳振孫曰:「仲景諸方,實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也。後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於是而取則焉。」

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發展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法則,將外感病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六個症候群,還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八個辯證綱領,再依法用藥,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八法,總共269方,是醫家必讀之書,中外研究者逾千家,形成一個龐大的「傷寒學派」。張仲景稱為醫聖,當之無愧。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養生先養腎

養生先養腎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看一個人身子底好不好,就看一個人會不會很容易生病,若生病,身體也很快好起來,這就是身子底好。身子強不強,由什麼決定呢?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一個人在娘胎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身體素質。

 腎為生命之根

 腎在人體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中醫認為,「腎者,性命之根」,「人之有腎,猶如樹之有根」,人的體質強弱、生長發育、壽命長短、生殖與否,都與腎有密切的關係,腎為先天之本,維繫人先天體質的強弱。

 腎還掌管許多東西,如人的精力、排泄狀況、骨骼生長、聽力好壞、牙齒發育,都與腎氣有關,也就是說,腎的功能強大,身體許多功能都與腎有關。

 西醫的腎臟

 西醫認為的腎臟,就是不斷地在淨化血液,形成尿液,排泄廢物。腎臟是人體的過濾系統,每天處理200公升的血液,新陳代謝就會產生很多的廢物,腎臟就承擔了最髒、最累的排汙工作。腎臟裡有幾百萬條的毛細血管,叫做腎小球,工作效率非常高,是腎臟過濾血液的工作單位。

 中西醫腎的異同

 中西醫所指的腎有所不同,中醫的腎臟,除了那兩個「扁豆形的腎臟」之外,還包括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部分泌尿系統。中醫的腎臟要比西醫的腎臟要抽象複雜得多,中醫的腎主宰著人的生命動力泉源,決定人一生的生長發育、生殖力、水液代謝、呼吸功能調節等等,腎氣足,人的呼吸深沉綿長,毛髮烏黑亮澤、精神面貌都好。

 中醫所指的腎範圍要大得多,遠遠超出西醫所指腎臟的功能範圍。中醫所說的腎虧也不一定就是腎臟有毛病,有時可能是內分泌的問題,有時可能是生殖系統有問題,有時可能是生命現象出現衰微,因此一聽到「腎虛」就跑到泌尿科去掛號,常常是對不上號的。

 腎藏精

 《黃帝內經》中提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是藏經之處,這裡的精,不單是指精子,更包含了精氣。精氣包括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先天之精來自父母,後天之精要靠脾胃生化的營養所得;先天之精需後天之精的滋養,才能不斷地補充,後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的蒸化,才能吸收營養精微物質,兩者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因此腎精的充實,除了與先天的條件有關外,還與後天營養是否充盛有密切關係。

 腎精是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又分為腎陰與腎陽,又稱為元陰與元陽,真陰與真陽,是五臟陰陽的根本,共同維繫著腎與全身的陰陽協調平衡。

 腎主納氣

 腎主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腎氣充足,則呼吸均勻而有深度,若腎氣不足,則呼吸淺表,容易喘促。

 腎主骨生髓

 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能養骨,因此腎氣充足,則骨骼得到骨髓的滋養而堅固有力,牙齒也堅固不易脫落;人衰老了,腎精也不足了,常會出現骨質增生、骨刺、骨質疏鬆等問題。

 腎臟很脆弱

 腎的功能很強大,即使剩下20%的功能,仍可正常工作,但也很容易受損。腎臟日以繼夜的工作,若攝取的高脂肪、高蛋白越多,對腎臟的負擔就越重,若食物受到汙染,還有藥物與各種毒素的傷害,就容易傷到腎臟。因此腎臟也需要細心的呵護。

 腎臟功能受損,有時不容易發現,就常有一些已達末期腎病的患者,說到些抱怨:「體檢發現蛋白尿,當時也沒當回事兒,也沒感覺不舒服……」,「經常得腰痠背痛,但也沒在意……」,「尿尿泡泡一直增多,人也感覺比較疲倦……」,其實,這些都是腎臟發出的警告信號,但大多數人都不以為意。

 腎臟功能衰退了,人體不易有感覺,但腎臟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這時要有所注意,及時把不正常的問題矯正回來。求救信號包括:

 晨起眼瞼水腫、腳踝水腫,勞累後水腫加重;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皮膚搔癢等問題;尿液呈濃茶色、醬油色或是混濁如淘米水;尿液泡沫多,細小不易消失;口中有氨味,疲乏無力、食慾減退、貧血。

 這些都是腎臟功能出問題的表徵,一定要趕緊做檢查,尤其是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病人,或是老年人,年紀超過65,都是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四十歲後腎功能退化

 人到四十歲以後,腎功能退化速度就比較明顯,每年平均以1%的速度下降。其實人活著,每天都有消耗,其中消耗最多的就是腎精、腎氣,腎中的精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流失。《黃帝內經》中提到,丈夫「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男生從40歲就開始衰老,而女生35歲就開始走下坡了。

 腎不好,五臟六腑都不好

 腎為五臟六腑之根,人體氣血陰陽皆繫於此,腎藏精,蘊含先天之精與後天水穀生化的精氣,滋養全身組織,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腎氣足,五臟六腑功能皆協調,氣血充足,不易生病;腎氣若不足,五臟六腑氣血陰陽皆受到影響,百病叢生。

 有一個實驗很有趣,把有高血壓和沒有高血壓的大鼠腎臟互換,結果高血壓的情況也互換,說明高血壓的發生,與腎臟很有關係。

 肝腎同源 養肝需養腎

 腎藏精,肝藏血,肝腎同源,精血同源。人到中年,體力衰退,身體發福,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補腎,但效果又不是很好,此時就要肝腎同補了。

 腎屬水,肝屬木,水能生木,又稱為「水能涵木」,腎水充足,則木得滋榮,若腎水不足,水不能涵木,則肝陽偏亢,引發高血壓、偏頭痛等問題。

 肝腎同源,也等於是精血同源,因為腎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血需要腎精的資助,腎精也需肝血的滋養,正由於精血之間可以轉化,肝血與腎精,同榮同衰,故臨床上可見到肝腎兩虛、精血兩虧的症候。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晉朝醫家王叔和

晉朝醫家王叔和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王叔和,名熙,西晉高平(今山東微山縣)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個性沉靜,博通經方,早年隨族南下荊襄投奔王粲,與名醫張仲景弟子衛汛要好,晉武帝時為太醫令。晚年寓居麻城。

在中醫學發展史上,王叔和做出了兩大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總結漢以前有關脈學之成就,是現存最早脈學專書,書中總結脈象24種,又論述三部九候,寸口脈等,對古代脈學影響甚大。

張仲景《傷寒論》,因戰亂而散佚零亂,幾至失傳。王叔和重新加以編次,使之不至湮沒。張仲景之學藉王叔和之編修整理得以保存下來。

《傷寒論》經連年戰爭,許多書簡都散落佚失不全,作為太醫令的王叔和下定決使這部奇書恢復其真正面貌。於是他搜集仲景舊論,加以整理和修復,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傷寒論》。

成無己稱:「仲景《傷寒論》得顯用於世,而不墮於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億曰:「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稱:「苟無叔和,焉有此書?」王叔和承上啟下,實是功不可沒。

王叔和32歲被選為魏國少府太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著名醫典與醫書,與歷代經驗良方。王叔和當太醫令時,閱讀了大量的醫學著作,再經幾十年的研究,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著名醫學家理論,結合自己臨床經驗,寫成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卷,98篇,將脈的生理、病理列為24脈象。

清•余嘉錫所著《四庫提要辯證》中推測王叔和為張仲景之親授弟子,他尋求古訓,博通經方。他不但精通中醫經典方書,而且於脈學頗有研究。唐•甘伯宗《名醫傳》稱:「王叔和性度沉靜,尤好著述,究研方脈,靜意診切,調識修養之道。」

脈學起源很早,扁鵲就常用切脈診斷疾病了。

《王叔和脈訣》,一般認為是六朝•高陽生託名王叔和的作品。書中不少內容根據王叔和《脈經》重新編撰。詳論二十四脈,並立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裡(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名目。由於易於習講,流傳甚廣,影響較大。


王叔和在其《脈經。序》中說道:「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輾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于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來,逮于華佗,經論要決,合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踪古賢,代無夭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