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戰國與漢時名醫

戰國與漢時名醫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郭玉


醫竘

「有醫竘者,秦之良也,為宣王割痤,為惠王治痔,皆愈。張子之背腫,請竘治之。謂竘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治之遂愈。竘誠善治疾也,張子委制焉。夫身與國亦猶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後治矣。」(《尸子》)醫竘是中國戰國時代秦國的醫生,他為宣王割痤,為秦惠王治痔瘡,張儀背上長腫,讓醫竘醫治。張儀說:「背現在不是我的了,任你怎麼樣。」最後治癒。

文摯

文摯是戰國時名醫,宋國大夫,洞明醫術,卻因治好齊閔王的病而為其所殺。

《呂氏春秋—卷十一仲冬紀第十一—至忠》中如此記載:「齊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視王之疾,謂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則必殺摯也。』太子曰:『何故?』文摯對曰:『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太子頓首強請曰:『苟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於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願先生之勿患也。』文摯曰:『諾。請以死為王。』與太子期,而將往不當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問王之疾,王怒而不與言。文摯因出辭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說,將生烹文摯。太子與王后急爭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摯。爨之三日三夜,顏色不變。文摯曰:『誠欲殺我,則胡不覆之,以絕陰陽之氣?』王使覆之,文摯乃死。夫忠於治世易,忠於濁世難。文摯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獲死也,為太子行難,以成其義也。」

文摯診斷齊閔王的瘡病,認為只有心理療法──激怒法才能治好,但激怒了大王必死,卻因太子的懇求,捨生取義,這不但說明了文摯的高超醫術,也闡明了文摯的醫德符合儒家忠君思想,以身殉其所奉行的道,是一種很偉大的情操。

郭玉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方術列傳.郭玉傳》中有一段記載:「郭玉者,廣漢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于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閑,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高亦隱跡不仕。玉少師事高,學方診六微之技,陰陽隱側之術。和帝時,為太醫丞,多有效應。帝奇之,仍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苦。玉曰:「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帝歎息稱善。」

涪翁是郭玉的隔代老師,郭玉本人師事程高,精於針灸與診脈。有一次皇帝想試驗郭玉的診脈技術,用一手腕肌膚似女人的男子,與女子雜處帷帳中,令郭玉各診一手,問郭玉此人患何病,郭玉立刻發現有男人女人的脈象,令皇帝也嘖嘖稱奇。

《後漢書》還記載道:「玉仁愛不矜,雖貧賤廝養,必盡其心力。而醫療貴人,時或不愈。帝乃令貴人羸服變處,一針即差。召玉詰問其狀,對曰:『醫之為言意也。 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 而不可得言也。』」皇帝問郭玉針灸為何如此神妙,郭玉回答:「所謂醫是要盡心盡意思考的。人的身體構造最為微妙,要隨著氣血運行的規律施用巧妙的針術。用針之時,稍微有點毫毛芒尖般的失誤就會釀成差錯。用針的神妙,全在於醫生的心手之間是否能夠協調相應。此中道理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吃羊肉 補肌肉

吃羊肉 補肌肉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本草綱目》上說:「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補氣,羊肉補形。」羊肉古稱羖肉、羝肉、羯肉,是可壯元陽、益氣血的溫熱補品,功可去溼氣、避寒冷、暖心胃、補虛勞、益氣血、開脾健力、補腎壯陽等,對於腎虛腰疼、陽痿精衰、體瘦怕冷、病後虛寒、產後大虛或腹痛均有功效。

羊肉所含賴氨酸、精氨酸、駔氨酸、絲氨酸等必需胺基酸也均高於牛肉、豬肉和雞肉。《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暑熱天或發熱病人慎食之。因此,吃羊肉時可以搭配一些涼性蔬菜,既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又能達到羊肉的補益功效。羊肉能禦風寒,對於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等,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是冬令常用補品。

羊肉有山羊肉、野羊肉、綿羊肉。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多是綿羊肉,如炒菜、涮羊肉等。從口感上說,綿羊肉比山羊肉更好吃,這是由於山羊肉的脂肪中有一種脂肪酸,揮發後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膻味。從營養成分來說,山羊肉並不低於綿羊肉,且綿羊肉脂肪比山羊肉還高,這就是為什麼綿羊肉吃起來更細膩可口的原因。但山羊肉的膽固醇含量比綿羊肉低,比較適合高血脂與老人食用。


台灣料理常用薑片炒、青蔥爆,或做成羊肉羹,還有羊肉爐,也可單加菜心、苦瓜、蘿蔔、芥菜、蘆筍等,另外還有滷羊蹄與白切羊肉蘸醬等,食法多元,可口受歡迎。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蘇軾與名醫龐安時

蘇軾與名醫龐安時

文/鄧正梁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蘇軾與龐安時,一位是大文學家,一位是傷寒學派的大醫家,本來是少有交集的,但是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使兩人在歷史上相遇,留下一些逸聞趣事。自古儒醫是相通的,儒生在做事之前,儒生都強調要調息、靜心,要打坐的,蘇軾也不例外,他雖然是讀書人,但也頗通醫道,還有《蘇沈良方》傳於後世。

龐安時,字安常,是蘄州蘄水縣(今湖北浠水縣)的人。小時候就很能讀書,看過的書都能記住。他的父親是祖傳的大夫,曾經拿《脈訣》來教他。龐安時說:「這本書不值得學。」便自己找了黃帝、扁鵲的脈學理論來鑽研。過了不久,他便弄通了其中的道理,有時還能說出一些新穎的看法。和別人討論、辨詰有關問題時,沒有人能讓他理屈。他的父親非常吃驚,因為他當時還不到20歲。沒有多久,他患了耳聾病,反而使他更加努力的閱讀《靈樞》、《太素》、《甲乙》等祕傳的醫書。在儒家經典著作、闡述經典的著作以及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凡是和醫學有關的內容,他無不通曉。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43歲時,發生了著名的李定「烏台詩案」,他因此事入獄,幾死,翌年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崗縣),謫居四年多。到黃州的第三個年頭,蘇軾驚魂稍定,才開始廣交鄉野父老。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三月上旬,蘇軾到黃州東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田,途中因左臂紅腫,去蘄水麻橋求名醫龐安常醫治,「一針而癒」。事後,東坡與龐安常同遊蘄水縣城外二里的清泉寺,寫下〈遊沙湖〉一篇小品:「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余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疾癒,與之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冰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難。』是日劇飲而歸。」

蘇軾的著作《東坡志林》卷三〈技術〉一節中兩處提到龐安常,一謂「龐安常為醫,不志於利,得善書古畫,喜輒不自勝。」一謂「予來黃州,鄰邑人龐安常者,亦以醫聞,其術大類驤(名醫,蜀人單驤),而加之以針術絕妙。然患聾,自不能癒,而癒人之病如神。此古人所以寄論於目睫也耶?驤、安常皆不以賄謝為急,又頗博物通古今,此所以過人也。元豐五年三月,予偶患左手腫,安常一針而癒,聊為記之。」蘇軾對龐安常的為人和醫術是極為讚賞。

之後,蘇軾在靜心打坐的時候,體悟醫理,還寫了一篇〈與龐安常〉的醫學短文,與其討論切磋:

「端居靜念,思五臟皆止一,而腎獨有二,蓋萬物之所終始,生之所出,死之所入也。故《太玄》:『罔、直、蒙、酋、冥。』罔為冬,直為春,蒙為夏,酋為秋,冥復為冬,則此理也。人之四肢九竅,凡兩者,皆水屬也。兩腎、兩足、兩外腎、兩手、兩目、兩鼻,皆水之升降出入也。手、足、外腎,舊說固與腎相表裡,而鼻與目,皆古未之言也,豈亦有之,而僕觀書少不見耶?以理推之,此兩者其液皆鹹,非水而何。僕以為不得此理,則內丹不成,此又未易以筆墨究也。古人作明目方,皆先養腎水,而以心火暖之,以脾固之。脾氣盛則水不下泄,心氣下則水上行,水不下泄而上行,目安得不明哉。孫思邈用磁石為主,而以硃砂、神佐之,豈此理也夫。安常博極群書,而善窮物理,當為僕思之。是否一報。某書。」

此文的大意是,蘇軾認為腎臟是人身中最重要的,為「生之所出,死之所入」的器官,主管全身,包括四肢九竅,主水,「脾氣盛則水不下泄,心氣下則水上行」,是身體能活動能睡眠的關鍵,他問龐安時這樣對不對?還請他能回答。

由是文,筆者深感文學家的醫學功底畢竟仍是有限,因為腎實為水火兩性同在的,不專主水,因而能為十二經之主,性命之根。因此在蘇軾晚年謫居海南時,忽患痢疾,本有機會回到中原的,但服用「聖散子」總不見好轉,又苦於找不到良醫,最後就客死於常州了。所謂「聖散子」,是一個方劑名稱,由蘇軾所傳,並經他大力提倡,在宋、明兩代都很流行。這方的來源是因為蘇軾剛到杭州上任時,正趕上瘟疫流行。他的妻子王潤之有娘家祕傳的「聖散子」能治瘟疫,便大量製作給病人免費服用,剛好很多人只吃幾副就痊癒了,從此這方便聲名大噪。


聖散子的組成是:厚朴、白朮、防風、吳茱萸、澤瀉、附子、高良薑、豬苓、藿香、蒼朮、麻黃、細辛、芍藥、獨活、半夏、茯苓、柴胡、枳殼、甘草、草豆蔻、石菖蒲。這方相當的溫熱,但這次蘇軾所得的痢疾是溼熱病,藥不對證,因此病就沒有好轉起來。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上古與春秋名醫

上古與春秋名醫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俞跗

道家著作《鶡冠子世賢》中記載:『卓襄王問龐煖曰:「夫君人者亦有為其國乎?」龐煖曰:「王獨不聞俞跗之為醫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臨朝為隨兵故,若堯之任人也,不用親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愛,必使舊醫,楚王聞傳暮𡫴在身,必待俞跗。」』俞跗搶救人於鬼門關前,鬼神都要讓三分。

韓嬰是漢文帝時的博士,他在《韓詩外傳》中寫道:「吾聞中古之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復生。子之方豈能若是乎?」這裡說明了俞跗的超凡醫術。

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指出:「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俞跗是黃帝時的良醫,醫術十分的高超,不僅是對症下藥,還會「割皮解肌、漱滌五臟」的外科技術,已達到超凡入聖的地步。

醫緩

醫緩是春秋時期秦桓公的醫官,據《左傳》記載,晉景公姬據生病,先請巫醫診治,認定是因為景公殺害的晉國大夫趙同和趙括的鬼魂作祟,後又聽到秦國有良醫,就又派遣使臣求醫於秦國。

秦桓公派遣醫緩往診,醫緩還在路上,景公就夢到疾病化身的二童子在身上作怪,『「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餐上,膏之下,若我何?」』果然醫緩一到晉國,發現晉景公疾不可醫,「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就算用砭石和針灸治療已不可及,藥物亦不能至,藥石無靈,景公想到與自己的夢一樣,就認定醫緩是良醫,送厚禮謝去。這也是「病入膏肓」成語的來源。


醫和

醫和是春秋時期秦國著名醫家。晉平公生病,向秦國求醫。秦景公派醫和去治病,診病後,醫和對他說:「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將死,天命不祐」(《左傳》)晉平公似乎尚未醒悟,又問了:『公曰,女不可近乎?對曰,節之。』除此之外,醫和還準確預測了晉文公的壽命,晉國的命運,晉文公身邊良臣的命運。《左傳》還記載醫和診治晉平公後說的一段話:「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這也解釋了為何晉平公的病不能治,如親近女色、病如蠱症的情況。醫和高超的醫術與特異功能,在現代強調實證科學的人們,若沒有親眼見到,一時還難以想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