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養生先養腎

養生先養腎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看一個人身子底好不好,就看一個人會不會很容易生病,若生病,身體也很快好起來,這就是身子底好。身子強不強,由什麼決定呢?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一個人在娘胎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身體素質。

 腎為生命之根

 腎在人體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中醫認為,「腎者,性命之根」,「人之有腎,猶如樹之有根」,人的體質強弱、生長發育、壽命長短、生殖與否,都與腎有密切的關係,腎為先天之本,維繫人先天體質的強弱。

 腎還掌管許多東西,如人的精力、排泄狀況、骨骼生長、聽力好壞、牙齒發育,都與腎氣有關,也就是說,腎的功能強大,身體許多功能都與腎有關。

 西醫的腎臟

 西醫認為的腎臟,就是不斷地在淨化血液,形成尿液,排泄廢物。腎臟是人體的過濾系統,每天處理200公升的血液,新陳代謝就會產生很多的廢物,腎臟就承擔了最髒、最累的排汙工作。腎臟裡有幾百萬條的毛細血管,叫做腎小球,工作效率非常高,是腎臟過濾血液的工作單位。

 中西醫腎的異同

 中西醫所指的腎有所不同,中醫的腎臟,除了那兩個「扁豆形的腎臟」之外,還包括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部分泌尿系統。中醫的腎臟要比西醫的腎臟要抽象複雜得多,中醫的腎主宰著人的生命動力泉源,決定人一生的生長發育、生殖力、水液代謝、呼吸功能調節等等,腎氣足,人的呼吸深沉綿長,毛髮烏黑亮澤、精神面貌都好。

 中醫所指的腎範圍要大得多,遠遠超出西醫所指腎臟的功能範圍。中醫所說的腎虧也不一定就是腎臟有毛病,有時可能是內分泌的問題,有時可能是生殖系統有問題,有時可能是生命現象出現衰微,因此一聽到「腎虛」就跑到泌尿科去掛號,常常是對不上號的。

 腎藏精

 《黃帝內經》中提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是藏經之處,這裡的精,不單是指精子,更包含了精氣。精氣包括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先天之精來自父母,後天之精要靠脾胃生化的營養所得;先天之精需後天之精的滋養,才能不斷地補充,後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的蒸化,才能吸收營養精微物質,兩者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因此腎精的充實,除了與先天的條件有關外,還與後天營養是否充盛有密切關係。

 腎精是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又分為腎陰與腎陽,又稱為元陰與元陽,真陰與真陽,是五臟陰陽的根本,共同維繫著腎與全身的陰陽協調平衡。

 腎主納氣

 腎主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腎氣充足,則呼吸均勻而有深度,若腎氣不足,則呼吸淺表,容易喘促。

 腎主骨生髓

 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能養骨,因此腎氣充足,則骨骼得到骨髓的滋養而堅固有力,牙齒也堅固不易脫落;人衰老了,腎精也不足了,常會出現骨質增生、骨刺、骨質疏鬆等問題。

 腎臟很脆弱

 腎的功能很強大,即使剩下20%的功能,仍可正常工作,但也很容易受損。腎臟日以繼夜的工作,若攝取的高脂肪、高蛋白越多,對腎臟的負擔就越重,若食物受到汙染,還有藥物與各種毒素的傷害,就容易傷到腎臟。因此腎臟也需要細心的呵護。

 腎臟功能受損,有時不容易發現,就常有一些已達末期腎病的患者,說到些抱怨:「體檢發現蛋白尿,當時也沒當回事兒,也沒感覺不舒服……」,「經常得腰痠背痛,但也沒在意……」,「尿尿泡泡一直增多,人也感覺比較疲倦……」,其實,這些都是腎臟發出的警告信號,但大多數人都不以為意。

 腎臟功能衰退了,人體不易有感覺,但腎臟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這時要有所注意,及時把不正常的問題矯正回來。求救信號包括:

 晨起眼瞼水腫、腳踝水腫,勞累後水腫加重;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皮膚搔癢等問題;尿液呈濃茶色、醬油色或是混濁如淘米水;尿液泡沫多,細小不易消失;口中有氨味,疲乏無力、食慾減退、貧血。

 這些都是腎臟功能出問題的表徵,一定要趕緊做檢查,尤其是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病人,或是老年人,年紀超過65,都是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四十歲後腎功能退化

 人到四十歲以後,腎功能退化速度就比較明顯,每年平均以1%的速度下降。其實人活著,每天都有消耗,其中消耗最多的就是腎精、腎氣,腎中的精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流失。《黃帝內經》中提到,丈夫「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男生從40歲就開始衰老,而女生35歲就開始走下坡了。

 腎不好,五臟六腑都不好

 腎為五臟六腑之根,人體氣血陰陽皆繫於此,腎藏精,蘊含先天之精與後天水穀生化的精氣,滋養全身組織,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腎氣足,五臟六腑功能皆協調,氣血充足,不易生病;腎氣若不足,五臟六腑氣血陰陽皆受到影響,百病叢生。

 有一個實驗很有趣,把有高血壓和沒有高血壓的大鼠腎臟互換,結果高血壓的情況也互換,說明高血壓的發生,與腎臟很有關係。

 肝腎同源 養肝需養腎

 腎藏精,肝藏血,肝腎同源,精血同源。人到中年,體力衰退,身體發福,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補腎,但效果又不是很好,此時就要肝腎同補了。

 腎屬水,肝屬木,水能生木,又稱為「水能涵木」,腎水充足,則木得滋榮,若腎水不足,水不能涵木,則肝陽偏亢,引發高血壓、偏頭痛等問題。

 肝腎同源,也等於是精血同源,因為腎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血需要腎精的資助,腎精也需肝血的滋養,正由於精血之間可以轉化,肝血與腎精,同榮同衰,故臨床上可見到肝腎兩虛、精血兩虧的症候。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