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杜甫的飄泊人生

杜甫的飄泊人生

/鄧正梁

杜甫是盛唐時詩人,因其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璀璨輝煌的一個年代,杜甫的人生前四分之三又是在盛唐的安定環境下度過,生活還算優渥,站在這歷史的最高點上,曾寫出不少渾雄壯麗的詩句,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勇於進取、敢於攀登的精神,在這首詩中充份展現。在生命的征途上勇敢無畏的攀登著,肯定有一天,會「凌絕頂」而「一覽眾山小」,可說是最有氣魄的千古絕唱,此時杜甫方二十四歲。

在二十八歲時,杜甫看到一匹駿馬,又忍不住寫下沉雄的詩句《房兵曹胡兵》:「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此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真想騎在驍騰的駿馬上向前馳行,建立一番轟轟烈烈的功業,可見杜甫是心在社稷的。

但在杜甫四十四歲時,讓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在逃難時,被叛軍捉到長安,見到京城敗破的景象,痛心疾首的寫下名篇《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可怕的戰亂讓杜甫無比痛苦,看見美麗花兒都會迸出淚水,愁白的頭髮越抓便掉得越快,最後連簪子都插不穩。

杜甫逃離長安後,到陝西鳳翔求剛即位的唐肅宗一個官做,皇帝賞他個左拾遺,但不喑為官之道,直言得罪人又遭妒,很快就被貶官了,因俸祿少又逢戰亂,乾脆棄官不做,走上日甚一日的艱辛路途。杜甫的詩窮而後工,用血淚紀錄了盛唐衰落的過程,於入川途中,用詩歌寫道:「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裡。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忍不住述說著自身的悽苦與哀鳴。

到了成都,杜甫建立了草堂,「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這首詩《江村》寫出經過四年的流亡生活後,終於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安居下來。在飽經離鄉背井、顛沛流離之苦後,反映出對江村生活的愉悅之情。杜甫在詩中嘆道:體弱多病的我只要治病的藥材,除此之外,我還有什麼其它的需求呢?

此時的杜甫心境淡泊,雖本是入世儒家詩人,經歷了十年的京華悲辛,後又戰亂中生死未卜,卻心繫家國,未丟浮名羈絆;但在此安定的環境中,心情觀念又轉了一轉,不由自主的平淡閒散起來,如《西郊》)中所描述:「時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傍架齊書帙,看題減藥囊。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鷀西日照,曬翅滿魚梁。」詩中一再陳述自己的疏懶,連衣裳也懶得講究,重點是心思都放在描繪美麗的田園生活畫卷。

當杜甫被表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時,又忍不住寫下了《春夜喜雨》,表達其內心的喜悅:「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雨能在萬物渴求的春天應急而來,惠澤大地,悄悄的隨著和風、趁著黑夜,不張揚造勢,表明歡喜之餘,一定要去城中看看那些滋潤飽滿的大紅花兒們!杜甫內心希望世間之人都像這「好雨」一樣的好!

但杜甫最終還是失去了朋友的依靠,五十三歲時又開始流浪,帶著家人離開成都,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寫下了《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水天空闊,沙鷗飄零,轉徙江湖,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由湖北轉入湖南,路過岳陽樓時,寫下了:《吳楚東南坼》:「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早聞洞庭盛名,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願望,似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實在抒發抱負未能實現之情。從大曆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不勝感傷!最終在五十九歲時,貧病圍攻,悄然地死在湘江的小船上,結束了燦爛卻孤苦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