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五菜為充

五菜為充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對於蔬菜,《本草綱目》如此記載:「凡草木之可茹者谓之菜。韭、薤、葵、葱、藿,五菜也。」《黃帝內經·靈樞·五味》中提到:「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五菜泛指蔬菜,種類繁多,現代營養學將之分為根莖類、葉菜類、花菜類、瓜菜類、茄果類、菌藻類,還有雜菜類等。

五菜為充,表明菜為糧食的補助,但有些菜,營養價值高,甚至可以當作主食,如四川的諸葛菜,稱為蔓菁,也叫蕪菁,春可吃苗,夏可吃苔,冬可吃根,四季皆有,可充當軍糧。從現代眼光來看,蔬菜有著豐富的維生素與纖維素、醣類、澱粉與礦物質、微量元素,可說是維護健康不可少的一部分。

蔬菜在人類飲食歷史上非常悠久,古籍《爾雅》將蔬菜定義為:「凡草可食者,通名為蔬。」本草綱目對蔬菜的重要性也有敘述:「謹和飲食五味,臟腑以通,血氣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壽命可以長久……菜之於人,補非小也。」

根莖類蔬菜以澱粉為主,含醣份較高,如胡蘿蔔、甘薯、芋頭、馬鈴薯、山藥等,可部分代替主食;瓜茄類蔬菜,如黃瓜、冬瓜、葫蘆瓜、青椒、苦瓜、南瓜、絲瓜、茄子、番茄等,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較多;鮮豆類蔬菜,如豌豆、菜豆、毛豆、豇豆、萊豆、蠶豆、刀豆、鵲豆等,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與無機鹽類;葉菜類蔬菜,特別是深綠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芥菜、西蘭花、茼蒿、韭菜、蘿蔔纓等,營養價值高,含有維生素、胡蘿蔔素、葉酸、膽鹼、無機鹽等,特別是鐵、鎂含量較高。

若以蔬菜為主食,或食用蔬菜比重過大,會造成人體熱量不足,或營養不良,因此蔬菜在一般情況下,只能作為飲食的補充。蔬菜含有較高的食物纖維,在過去被認為是沒有什麼作用,但現在知道了食物纖維是養生的重要食物組成,被稱為第七營養素,可減緩食物中糖分的快速被吸收,降低飯後高血糖的壓力,增加糞便的體積,促進排便。正常飲食中,以五榖為主,五菜為輔,可以使人體腸胃產生飽足感,獲得足夠的熱量與營養。

蔬菜舉例


蔥,性味辛平,可治傷寒寒熱,能出汗,對面目浮腫亦有效;消化不良,腸道感染,也可食蔥來緩解。蔥常作為普通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對於一般的風寒感冒,可用蔥、生薑、淡豆豉煎服,做成蔥豉湯,可發散風寒、理氣和中。若用豬蹄與蔥同煮至爛熟,還有補血消水腫,通乳增乳作用。

韭菜

韭菜辛溫澀,可溫補腎陽,益肝健胃,潤腸通便,因其中含硫化丙烯,所以有些辛辣味,可促進食慾。韭菜與麻油同炒,加入食鹽,可治腎虛腰痠頻尿。若韭菜與生薑同炒,可治脾胃虛寒,嘔吐少食,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有效。韭菜吃太多,會有些微腹瀉的問題。

菠菜

菠菜甘、冷、滑,無毒,可清胃熱、解酒毒、下氣調中、止渴潤燥,富含維生素與鐵,可治貧血;菠菜做成粥有健脾益氣、養血補虛的作用。菠菜含草酸較多,一次不宜吃太多。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中醫外科麻醉術

中醫外科麻醉術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有疼痛就會有麻醉,我國最早的藥書《神農本草經》中提到兩味藥,莨菪子與烏頭,都有麻醉作用,不過兩者皆有劇毒。莨菪子「多食令人狂走」,烏頭有毒成分為烏頭鹼、新烏頭鹼,有劇毒,先興奮後麻痺,需要久煎才能將毒性降低。

《列子》記載了一則換心手術案例:「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治之。既同愈。謂公扈、齊嬰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藥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願先聞其驗。」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彊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齊嬰志弱而氣彊,故少於慮而傷於專。若換汝之心,則均於善矣。」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二人辭歸。於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識。齊嬰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二室因相與訟,求辨於扁鵲。扁鵲辨其所由,訟乃已。」

魯國的公扈和趙國的齊嬰兩人有病,一起去找名醫扁鵲,治好後,扁鵲又要將其二人的心對換,因為一個心志剛強而性格柔弱,一個心志柔弱而性格堅強,說換了心就會好了。這裡扁鵲使用的毒酒,讓其昏迷三天,就是很好的麻醉藥。

神醫華佗也常用麻沸散,作為麻醉藥,施行外科手術,如《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提到:「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當破腹取。然君壽亦不過十年,病不能殺君,忍病十歲,壽俱當盡,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癢,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尋差,十年竟死。」

《舊唐書·忠義傳》記載了一則故事,說武則天聽到有人說皇嗣李旦(睿宗)圖謀不軌,命酷吏來俊成推問,來俊成十分殘忍,動用諸多酷刑,一般株連者都欲自誣,唯太常工人安金藏大聲抗辯,說若不信其言,可挖心剖肺,說著便用刀自剖其腹,「五臟並出,血流被地,因氣絕而撲」,武則天深受感動,命御醫緊急搶救,御醫納臟入腹,用桑白皮線縫合,敷藥,次日甦醒,不久痊癒。

其他國家也有神奇的麻醉手術紀錄,如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又稱《天方夜譚》,於9世紀後在阿拉伯地區流傳,講述了山魯亞爾和他的妻子山魯佐德之間訴說的故事,如《睡著的人和醒著的人的故事》講述曾經在酒中放麻醉藥,把好友艾博·哈桑迷倒,再背到宮中取樂的故事;《窩尼睦和姑圖·谷魯彼的故事》講述王后祖白玉黛出於忌妒,用迷藥將妃子姑圖·谷魯彼麻翻,再將其送入墓室。13世紀的《馬可波羅遊記》第一卷,其中記述了阿拉伯山老阿拉亭為了訓練刺客,將一年輕人用麻藥麻翻,送到極樂園中享樂的故事。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薄伽丘《十日談》,講到一修道院院長曾得到一山老的藥粉,服用後可讓人昏睡,量多則睡的時間長,量少則短些。相信中西方這些手術麻醉故事並非虛言,而確有其神奇精妙之處。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紅斑狼瘡化療藥物

紅斑狼瘡化療藥物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紅斑狼瘡是免疫過亢又紊亂的疾病,需要壓制免疫力來控制病情,主要使用的藥物就是類固醇。但是類固醇有很多的副作用,而且是顯而易見的,如食慾變好、體重增加、臉變較圓、頸背突起、身軀變胖、四肢細瘦、脂肪移腹、皮膚較薄、血管較紅、胸腹條紋、傷口不癒、青春痘顯、骨質流失、容易骨折、股骨壞死、肌肉無力、肌肉萎縮、血壓升高、血糖增高、情緒愉悅、憂鬱沮喪、失眠躁動、抵抗力低、較易感染、眼白內障,青光眼現、消化潰瘍,這些副作用讓紅斑狼瘡的控制更加出現了困難,有時不得不使用其他免疫抑制藥物來替代。

代替類固醇,或讓類固醇使用減量,最好的藥物,就是化療藥。現在最常使用的有硫唑嘌呤(Azathioprine)與氨甲蝶呤(Methotrexate),特殊情況會用到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化療藥控制紅斑狼瘡的好處,一是藥效強。藥效確定,二是表面上的副作用不明顯,都是看不見的副作用,就這兩樣好處,已經讓很多病人習慣於使用化療藥,而儘量躲避類固醇的使用。

化療藥物控制紅斑狼瘡,醫生喜歡開,病人願意用;醫生喜歡開,是因為病人不會一直向其抱怨使用類固醇後的諸多不適,尤其是女性,月亮臉與水牛肩明顯減少,出門見的了人,這讓女性非用化療藥不可。病人願意用,發現使用化療藥睡得著了,不會一直處於亢奮狀態,也不會拼命吃,食慾非常好,讓自己仍能保持一定的身材,骨質疏鬆的人暫時躲避了類固醇對骨質的剝奪,但化療藥副作用畢竟是很大的。

化療藥副作用有多大?大的不得了,首先是化療藥,就是有治癌與致癌雙重作用,停止細胞生長,可殺死癌細胞,但也讓生理功能發生了扭曲,產生致癌作用。

化療藥是一種強力的抑制性藥物,因此失眠亢奮、食慾暴增、臉胖臉圓等副作用全部不見了,反而比較容易疲倦、想睡覺,怕熱的也不會感到燥熱,甚至連冒痘痘都會減輕。一般的副作用還有噁心、疲勞、掉髮、紅疹、骨髓抑制、胰臟發炎等等,環磷醯胺還有出血性膀胱炎的副作用。

化療藥是兩面刃,一方面強力抑制免疫,一方面更是強力戕害免疫,讓身體越來越差,所以藥效雖好,身體總要付出代價。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中醫優生思想

中醫優生思想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西方講優生學,希望下一代更好。中醫也有許多優生思想,如南齊褚澄所撰的《褚氏遺書》中提到:「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然後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陰氣早洩,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壽。」健康的父母才能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父母氣血有損,或不容易受孕,胎兒也不會好。

西漢儒家學者劉向編纂的《列女傳》對於孕婦的飲食行為有一定的要求:「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於邪色,耳不聽於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謂知肖化矣。」胎教是很重要的,母親所聽、所視、所行都會對子女有重大的影響。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在其《千金方》中有〈養胎論〉:「舊說凡受胎三月,逐物變化,稟質未定。故姙娠三月,欲得觀犀象猛獸珠玉寶物,欲得見賢人君子盛德大師,觀禮樂鐘鼓俎豆軍旅陳設,焚燒名香,口誦詩書古今箴誡,居處簡靜,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彈琴瑟,調心神,和情性,節嗜慾,庶事清淨,生子皆良,長壽,忠孝仁義,聰慧無疾,斯蓋文王胎教者也。」受孕三月後,受精卵已逐漸發育成形,胎兒對外界已有感知能力,孕婦心正行正、心神調和對胎兒非常好。

明代萬全的《婦人秘科》亦提到養胎之法:「受胎之後,喜怒哀樂莫敢不慎。蓋過喜則傷心而氣散,怒則傷肝而氣上,思則傷脾而氣鬱,憂則傷肺而氣結,恐則傷腎而氣下,母氣既傷,子氣應之,未有不傷者也。其母傷則胎易墮,其子傷則臟氣不和,病斯多矣。盲聾、音啞、癡呆、癲癇,皆稟受不正之故也。」母親性情要平和,若為七情所傷,不但容易流產,也易傷到胎兒,盲聾、音啞、癡呆、癲癇都與養胎不慎有關。

那麼父母要怎樣保持身體健康,以孕育出健康下一代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這七損八益是指女子以七七為天癸之終,男子以八八為天癸之極,要知自己身體的限度,不可過度強求。「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年紀太大生育,不但對父母親壓力大,兒女出生後也會不夠強壯,因此要審度一下自己的情況,做出明智的決定,不要過度強求。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五果為助

五果為助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本草綱目》中提到:「木實曰果,草實曰蓏。熟則可食,乾則可脯。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粒食,以養民生。」故《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五果為助。五果者,以五味、五色應五臟,李、杏、桃、栗、棗是矣。」這五果中,棗甘、李酸、栗鹹、杏苦、桃辛。

五果泛指一般的水果,包括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除富含豐富維生素外,還輔助五穀、五畜,讓人飲食更全面。現代果類還有分仁果、核果、堅果、漿果、柑橘、什果、熱帶果類等等。

「遍嘗百果能成仙」是一句厘語,也就是吃水果有利健康,而水果治病也是可以的,《本草綱目》中就收錄了果品50餘種,如水梨,有清熱、止咳、平喘、化痰功效,煩渴咽痛、失音上火,都可用水梨緩解。「一日吃數棗,終身不顯老」也是一句厘語,棗在《本草備要》中提到:「補土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是藥食兩棲的作物。

柿是漿果類水果,味甘、澀,性寒,歸肺經。《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柿蒂,柿霜,柿葉均可入藥,一般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促進新陳代謝,可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柿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五果為助」,從現代醫學觀點看,除了水果能補充維生素之外,還有豐富的糖類,如葡萄糖、果糖、蔗糖,能直接為人體吸收,產生熱量,還有豐富的有機酸,助於消化,還有較多礦物質,維持體內酸鹼平衡,還有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果膠,促進腸子蠕動。


吃水果的原則,一般要時令、新鮮的為好,口感更甜美,氣味更芬芳,價格也優惠,種類上也是多樣為好,獲取多種營養。還有攝取要適量,如蘋果鉀離子是鈉離子的30倍以上,不要吃太多;柿子吃太多會有胃石症,因鞣酸含量較多;荔枝果糖較多,吃太多還容易有低血糖症,因能被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含量較低。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五穀為養

五穀為養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十分注重營養合理的膳食,吃得好可以排內邪、安臟腑、清神志、資氣血,如《本草綱目》中提出:「五穀、五菜、五果、五肉,皆補養之物也。」在治病的時候,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應該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的:「骨肉果菜,食養盡之」,「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因此治病時,除了用藥物祛邪外,要利用榖、肉、果、菜等食物補益精氣,增進營養,才能確保健康。

關於五榖,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一種是指稷、麻(芝麻)、大豆、麥、黃黍,一種是指稻、黍、稷、麥、菽,稷是指粟,菽指豆類,這種差異與食物演變有關。從性味角度看,「稷甘、麻酸、大豆鹹、麥苦、黃黍辛」。現代的五榖,主要是指榖類與豆類,五穀雜糧,薯類亦可歸於糧食之列。現在將稻米、小麥歸於細糧,其他的歸於粗雜糧。

五穀雜糧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也有蛋白質,脂肪含量不高。中醫認為五榖能養五臟之真氣,現在的健康營養飲食也認為食物要多樣,但以榖類為主。

穀物是供給體內能量與熱量的主要來源;穀物結構簡單,在體內能迅速氧化分解,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能量,其代謝物無毒,很容易排出體外。穀物乾燥後可長期保存不變質,食物安全又便於儲存。

玉米屬粗糧,是公認的黃金作物,纖維比白米與麵粉高4-10倍,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油脂的吸收,預防高血脂症。

小麥的功效

《本草綱目》對小麥的描述:「大、小麥秋種冬藏,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穀之貴。」小麥甘涼,能養心脾,和五臟,調經絡,除煩渴,利小便,可煮成稀粥,做成小麥粥。若將大麥、甘草、大棗共煮煎湯,可治思慮過度、精神恍惚、悲傷欲哭、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等問題。

芝麻的功效

胡麻即芝麻,《本草綱目》中記載,「胡麻,本生大宛,五穀之長也。」甘平,入肝腎肺脾,可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益肝養髮,強身抗衰。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