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先天下之憂而憂 (下)



 先天下之憂而憂 (下)

談宋代文人的憂國憂民及其文學創作

文/靜遠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接上文)

陸遊「氣吞殘虜」之精神

陸遊是南宋時傑出的詩人、詞人,他自幼學習儒、道經書,後來又研習佛典,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詞中,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和「氣吞殘虜」的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顯著特色。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在參加禮部考試時名列第一,因「喜論恢復」竟被奸臣秦檜除名。後來擔任過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和幾任地方官,「行善政,受百姓愛戴」。他寫了《渭南文集》、《劍南詩稿》等大量詩文,表達了自己矢志不渝的理念。

陸遊立志「掃胡塵」、「清中原」,他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諸葛亮為楷模,寫道:「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他歌頌岳飛等愛國將領,抨擊秦檜的賣國行徑和朝廷的腐敗,他含淚書寫岳飛的《滿江紅》,渴望像岳飛那樣到前沿去抗擊金兵,「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遊入蜀抗金時,身先士卒,率領的部隊所向披靡,「昔者戍南鄭,秦山鬱蒼蒼,鐵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這些詩句,金戈鐵馬,鏗鏘有聲,是其長期軍旅生活的真實寫照。但因朝廷腐敗,苟安求和,陸遊被削職還鄉。他不為個人的際遇而憂慮,而是牽掛著淪陷區的百姓,他望著家鄉的徐瓶山,想到淪陷區的華山,望著鏡湖水,想到淪陷區的黃河,寫道:「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中「淚盡」一詞,千回萬轉,描寫出中原民眾受到苦難的沉重、歷程的長久及企望恢復的迫切。他在另一首《關山月》中也描述了淪陷區百姓渴望恢復的心情:「中原干戈古已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詩人即使在夢中也不忘捍衛邊疆:「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大作》),鐵馬冰河,時時入夢,念念不忘的是「但悲不見九州同」和期盼「北定中原日」,他想像著抗金取得勝利的那一天:「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動地銀山來」。

陸遊被貶為地方官時,不管職位高低,始終關心民間疾苦,善政安民。如他任嚴州知府時,史載其「寬期會,簡追胥,戒興作,節燕遊」,勤政愛民。他在詩中寫道:「朝先鳴雞興,夕殿棲鴉還,符檄積幾案,寢飯於其間……」、「民租屢減追胥少,吏責全輕法令寬」,他看到百姓安居樂業,欣然寫道:「自我來嚴州,實無負窮嫠」(《詩稿》)。他晚年歸鄉後,「身雜老農間」,為百姓施醫送藥,深受百姓的愛戴。

他善於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現詩材,如春雨、細麥、春耕、梅花、老嫗、老農、農民生活、田園風光等,無不入詩,一經點化,則詩意盎然。如他在《夏日六言》中寫道:「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隻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描繪出寧靜的村景,靜中有動,以動襯靜,近觀遠眺,景色宜人,令人讀來別有韻味。他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繪出農家的熱情好客、淳樸的民風和山村美景。

陸遊提倡為文與為人的統一,其為文意在筆先,力透紙背,精練自然,「無語不天成」。他常以梅花的品格自勉。梅花,不畏嚴寒,不懼冰雪,獨佔寒冬,香溢早春,陸遊讚美道:「閱盡千葩百卉春,此花風味獨清真」(《園中賞梅》)、「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梅花絕句》)。

辛棄疾「心憂社稷,念為生民」

辛棄疾,山東濟南人,他出生時山東一帶已為金兵所侵佔。辛棄疾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的志向。他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授職承務郎。面對國土淪陷,他不顧官職低微,多次上表,他寫的《九議》、《美芹十論》等奏疏,字字珠璣,對世事局勢進行嚴謹的剖析,提出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的具體策略,並闡述了內修德政、廣開言路等治國安民之道。他寫道:「恢復之事,為祖宗,為社稷,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與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顧豈吾君吾相之私哉」 、「天下離合之勢常繫於民心」。他的建議受到百姓稱讚,廣為傳誦,卻因與當權的主和派思想格格不入而未被採納。

辛棄疾後來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他一生力主抗金,奏請創建湖南飛虎軍,打算以此作為抗金力量,得到朝廷允許。居民參軍踴躍,紛紛主動資助,迅速成立了二千步兵、五百騎兵的飛虎軍隊伍。這支隊伍在抗擊金軍中立下赫赫戰功,四十餘年猶為勁旅。

他以文言志,在其文學創作中陳述恢復大業,宣傳抗金主張,不斷重複著對中原山河和人民的懷念,對當時的投降苟合勢力予以譴責。他寫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破陣子》),描寫了將士們沙場點兵的壯觀場面;他寫的「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調歌頭》),表現出「試手補天裂」的勇毅和豪邁,他寫的「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寫出了面對流逝歲月撫今思昔的感慨。

他回首自己的戎馬生涯,寫下了「壯歲旌旗擁萬夫」、「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他抒發報國壯志難酬的悲憤,寫下了「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他所採摭的歷史人物,也多屬於奇偉英豪的類型,如「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的李廣(《八聲甘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永遇樂》)、「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的孫權(《南鄉子》)等等。

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時,一次途經造口,他想起四十年前金兵南下,攻入江西,一直深入到造口,想到當時人民的苦難,況且中原仍未收復,不禁憂傷滿懷,於是在牆壁上題了一首詞《菩薩蠻》: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詞中寫出:鬱孤台下清江裏的流水呵!你中間有多少逃難的人們流下的眼淚啊!詞人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人民在兵荒馬亂中流下的眼淚聯繫在一起,表現出民眾受到的苦痛之深。其中「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比喻句,意思是說:滾滾東流的江水必然會衝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以大江東去表明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

辛棄疾進一步拓寬了詞境,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可以賦予品格,並有所寄託。辛詞境界闊大、風格豪邁然而又不乏細膩入微之處。如他的許多描述鄉村風光和農家生活的作品,語言簡潔,內涵深蘊。如他在《西江月》中寫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在《鷓鴣天》中寫的:「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自古以來,文品與人品俱佳的文人作為社會的良知,無不弘揚道德正義,愛民憫生。為文者本身就是道德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心憂天下、解救蒼生危難也自然成為歷代知識分子自覺肩負的重任,其作品中融貫了文人的品性修養。使人們在學習、研究其作品中能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匡扶正義和善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 (中)


先天下之憂而憂 (中)



談宋代文人的憂國憂民及其文學創作

文/靜遠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接上文)

蘇軾為文強調「明道」、「致用」 、「有補於世」

蘇軾學識淵博,熟諳儒家、佛家經典,其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藝術獨樹一幟,自成流派,皆具有極深的造詣,後人稱其「詩、書、畫」三絕。他強調為文需「明道」、「致用」 、「有補於世」,並說「吾所為文必與道俱」。蘇詞風格多樣,拓展了詞境,創立了豪放恢宏的詞風。

蘇軾秉性正直,為人坦率,年少時即有濟世之志,入仕後勇於進言,屢遭排擠、貶謫,先後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過地方官,晚年時又被貶到偏遠的海南,但他「超然物外,不為物役」,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他在《定風波》中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面對逆境,且看其態度「莫聽」、「何妨」、「誰怕」,他的這種「不動心」,便是真正的「定風波」。

蘇軾始終不忘「致君堯舜」,上書《策略》五篇、《策別》十七篇及《策斷》三篇等,都是針對社會時弊。他在《刑賞忠厚之至論》中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賞以忠厚為本的範例,闡發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指出堯、舜等古聖王愛民之心多麼深厚、憂民之心何等急切,而且以待君子長者的態度來對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立即獎賞他、讚美他,為他有一個好的開端而高興,並勉勵他堅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處罰他隨即又同情他,讓他引以為戒,使他改過自新。

蘇軾體恤民情,常把耳聞目睹的民間疾苦寫進詩中,說「見事有便於民者,不敢默視也,以詩人之義,托事以諷,庶幾有補於國」。如寫北方遭受旱災的農民:「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老農釋耒嘆,淚入飢腸痛。」(《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雪復作》)又寫南方水災侵襲下的百姓:「哀哉吳越人,久為江湖吞。官自倒帑廩,飽不及黎元。」(《送黃師是赴兩浙憲》)

在杭州,他修濬了關乎百姓安危的湖堤,至今還被人們稱為「蘇堤」。當時逢洪澇災害,蘇軾到各地去賑災,連連寫奏章向朝廷反映災情民生,呼籲朝廷減免賦稅。他在《吳中田婦嘆》中說:「風霜來時雨如瀉,把頭出菌鐮生衣。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描寫出真實的民生疾苦,暴雨颱風,使即將豐收的黃穗,臥倒在田泥中,人們傷盡心、落盡淚,也不能止住暴雨如瀉啊!

蘇軾知任徐州時,將徐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他曾經寫了五首《浣溪沙》,把農村生活題材引入詞作中。他筆下的老農、村姑、船夫、漁人、幼童等,都是非常富有農村鄉土氣息的。觀其中一首:「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寫他在村郊的見聞與經歷,完全是陶淵明筆下的「歸田園」風趣。棗花飄落,繭子豐收,他從村南走到村北到處都聽到繅車聲,與賣黃瓜的叫喊聲融在一起,這是多麼和諧的農家樂章啊!他雖任州官,卻平易近人,想喝杯清茶,所以小心恭敬地「敲門試問野人家」。「敲門試問」也成為這首詞的最為傳神之筆。

西夏入侵邊境時,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達了渴望報效國家的壯懷,他在詞中以「老夫」自居,但「少年」的豪氣不減,「鬢微霜,又何妨」,渴望「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像漢代雲中郡太守魏尚一樣英勇戍邊。而詞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英雄氣概正是其自我心理形像的寫照,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裏指擊退犯邊的西夏,報國的赤誠之心躍然紙上。

岳飛「還我河山」之浩氣

靖康之難後,金兵長驅南下,中原淪陷、山河殘破、人民流離。岳飛是南宋時傑出的抗金將領,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精忠報國,文武雙全,胸懷「還我河山」的抱負,率領「岳家軍」抗金破敵,屢建奇功。然而卻遭到奸臣秦檜的陷害。宋孝宗時,岳飛得到平反昭雪,被追謚武穆,後被追封鄂王。

岳飛精韜略,善運籌,博採眾謀,行師用兵善謀機變,作戰指揮機智靈活,不拘常法,強調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他嚴於治軍,體恤士卒,愛民如子,締造的「岳家軍」軍紀嚴明,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著稱,每戰必勝,令金兵聞風喪膽,金兵嘆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的詩詞作品氣勢磅礡,有著強烈的感染力,無不體現出其思念中原、時刻不忘肩上重任的憂民心懷。其詞上承蘇軾,下啟陸遊、辛棄疾等,詞風豪放,正氣恢宏。提起岳飛的詞,想必首先進入人們腦海的便是那首廣為後人傳誦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詞的一開頭便有壯志凌雲之勢,讀之令人動容;而視功名如塵土,只思收復疆土,又是英雄何等胸襟!「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似長者之教誨,令人深思。收尾數句,英雄氣概、壯士心懷,令人神往。這首詞飽含力量,那種鏗鏘有力、一往無前的精神,幾百年來激盪於中華大地。清人陳廷焯讀其詞時說道:「何等氣概,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

岳飛的另一首詞《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也表達了同樣的心志。當時,岳飛出兵收復襄陽六州,朝廷卻要求他班師回朝。他仍不斷上奏,要求選派精兵直搗中原,收復失地。在鄂州,岳飛到黃鶴樓登高,北望中原,寫下了這首詞。詞中先描寫了東京開封當年花街柳陌、龍樓鳳闕、處處笙歌的繁華氣象,然後筆鋒一轉,寫道「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描述虜騎滿郊野、千村盡寥落、人民填溝壑的慘景,緊接著抒發了自己希望立即統兵北上、復我河山,詞中末了歸結到「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達出其再造太平的宏大志願。

岳飛始終堅持抗金主張,率軍經過宜興時,作了《五嶽盟祠記》的題壁誓詞。文中先言自己從軍抗金經歷,再表自己恢復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直抒胸臆,其人格、個性、抱負真切可感,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力。他領兵路過南陽時,來到了南陽武侯祠,道士請他題詞留念,他書寫了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並寫有跋語:「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讚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體現出他和諸葛亮一樣的報國安民之心志。其書筆力雄逸,氣韻生動,流傳後世。

岳飛駐軍在安徽池州時,寫了《池州翠微亭》:「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記述了他在長期緊張的軍旅生活中,根本沒時間登高觀景,這次難得有機會登臨池州翠微亭,看不夠的祖國大好河山,直到夜幕降臨,才在月光下騎馬返回。岳飛率軍經過洪州時,適逢當地久旱不雨,民不聊生,他路過龍居寺,在《題鄱陽龍居寺》中寫道:「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我來矚龍語,為雨濟民憂。」大意是:月光下幽深的潭水閃耀著波光,夜裏松林中的涼風帶來了幾分秋意,這裏不是龍居寺嗎?既然能呼風喚雨的龍在此居住,我來囑咐龍幾句話,趕快降雨以解除百姓的憂愁。

(待續)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詩歌:元宵佳節拜師尊


詩歌:元宵佳節拜師尊


文/雙城市一農村學法小組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二月十四日】

一輪明月輝無垠,
俯瞰凡塵億萬春。
輾轉輪迴多少苦,
幸得大法塑金身。
無言以表師尊恩,
躬身一拜淚花沁。
走好正法最後路,
唯願無愧拜師尊。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蓮花落」的預言



預言透天機 信者得救度

我的三舅公公姓賈,是廟裡的居士。他為人和善,很有見識,也很有學問,能知道一些過去和未來的大事。他經常給人們講一些勸善的典故或預言。

那是在民國末年的時候,我的大舅公公和二舅公公都是當地的財主,但還是省吃儉用,捨不得花錢。我的三舅公公經常勸導他們倆說:切莫攢錢莫造房,攢錢造房遭禍殃。更不要攢錢去置田,攢錢置田被屈冤。有了錢財送窮人,積德行善福壽春。大舅公公和二舅公公不但不信,還常常冷嘲熱諷,笑話三舅公公傻。三舅公公無可奈何,只是搖頭歎氣。但他勸導不了別人,卻能約束了自己。他自己省吃儉用,不存一點兒錢財,經常周濟孤苦無依的窮人。沒過幾年,中共搞土改,不但沒收了兩個財主舅公公的所有財產,還活活把他倆鬥爭死了。而三舅公公呢,還是樂守清貧,繼續做著他的善事。

三舅公公多次給我講了十二個月蓮花落的預言。我記憶猶新的是其中的第五、六這兩段內容。第五段是這樣講的:五月花子樂端陽,引動八牛過大江。木子德高群仙幫,引出佛會與道場。第一句五月花子樂端陽是屬於襯腔起韻。舅公公大意是這樣解說的:引出佛會與道場這句是預言將來會有佛道兩家合二為一的大法洪傳。木子德高群仙幫這句是預言傳大法的人是最高的主佛轉世,姓木子李,傳法時會有眾神佛隨著下世相助。

蓮花落的第六段是這樣講的:六月花子樂三伏,萬教全歸廬。修信男修信女,上教莫遲誤。第一句仍是襯腔起韻。萬教全歸廬這句預言是說,將來主佛傳的是涵蓋所有佛教和道教法理的最高宇宙大法。修信男修信女,上教莫遲誤這兩句預言是勸有志於修煉的善男信女,千萬莫再猶豫,趕快走進大法修煉,切莫錯過這萬古機緣。

我還記得,舅公公提到將來瘟疫大流行。舅公公曾鄭重地叮囑我,說我有佛緣,千萬不要錯失姓李的主佛傳法的機緣。我從此銘記在心,盼啊!盼啊!苦盼了幾十年,望眼欲穿。我有時懷疑舅公公的預言不准,心裏未免悵望異常。終於,1997年正月,我的外甥女告訴我說法輪大法是最好的大法,傳法的師父姓李。這樣我義無反顧地走進大法修煉。

預言透天機,信者得救度,一點兒不假。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折戟沉沙鐵未銷

折戟沉沙

文/一斗
 
【明慧學校】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與劉備聯軍,在赤壁利用火攻,擊敗了強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六百多年後,唐朝的杜牧,漫步在這個古戰場,已經絲毫感覺不到當年大戰來臨的緊張。詩人感歎時光弄人,寫下了這首《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銷二喬。
 
大意: 

埋在沙子裡的斷箭折戟銹跡斑斑,(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
經過磨洗我才認出是古人的東西。
當年要不是東風幫了周瑜的大忙,(東吳周瑜利用火攻,打敗了曹操)
他們的妻子恐怕都會被曹操奪走。(二喬指東吳孫策和周瑜的妻子)

「折戟沉沙」形容失敗慘重。
(出自杜牧《赤壁》)

明 楊慎《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

明 楊慎《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




開場詞「滾滾長江東逝水」——調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清音:《紅樓夢》之史湘雲篇


清音:《紅樓夢》之史湘雲篇

作者﹕清音



【大紀元2010年12月12日訊】

湘雲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母娘家的侄孫女,寶玉的表妹。在詩社中的雅號為「枕霞舊友」,她純淨善良、頑皮而略帶嬌憨,這樣一個才思敏捷、不拘小節的女子,靈動的在《紅樓夢》中演繹了一翻令人陶醉與欣賞的「詩情畫意」。
湘雲有海棠「睡美人」之稱,第十八回,賈寶玉《怡紅快綠》一詩中有句「紅妝夜未眠」便將海棠比喻為睡美人,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葯圃」,寫得筆酣墨飽,大家興緻盡了的時候,散席時卻忽然不見了湘雲:「正說著,只見一個小丫頭笑嘻嘻的走來,說:『姑娘快瞧,雲姑娘吃醉了,圖涼快,在山子石後頭一塊青石板凳上睡著了』眾人聽說,都笑道:『快別吵嚷。』說著,都來看時,果見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已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葯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鬧嚷嚷的圍著。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葯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摻扶。湘雲口內猶作睡語說酒令,嘟嘟嚷嚷說:『泉香而酒冽,玉碗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
湘雲的美在於她的表裏如一和晶瑩剔透,這樣的一幅畫面,令人為之傾倒,感歎她真是可愛到了極致。在第六十三回,湘雲抽到了一根海棠簽,題著「春夢沉酣」,詩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兩個字,改為「石涼」兩個字,實際上是曹雪芹「特意」將湘雲指喻為海棠的。
說到湘雲的性格,最令人欣賞的便是她灑脫自然,心意與行動從不「猶抱琵琶半遮面」,湘雲的父母由於早亡,所以她由叔嬸撫養,可是叔叔嬸嬸待她並不好,但她卻從不將這些放在心上,深得賈母喜歡,所以經常居住在賈府。在大觀園中,她從不擺「富貴」的架子,與人相處時懷抱著滿腔的坦誠,明媚的心境與曠達的情趣都彰顯了她的與眾不同。
在第三十一回的「陰陽之辨」中,丫鬟翠縷的不停的問,史湘雲毫無不耐煩之意,而是細心與循循解答,使本來身份與地位不同的主僕之間有一種天然的默契與宛如姐妹的平等與尊重。在《紅樓夢》中的湘雲總是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如沐春風的清爽與舒適,她對生活充滿熱情,喜歡嘻嘻哈哈的表達一切,人們被她陶醉後,也從中領略著她不為外在的喜怒哀樂所干擾的真性情與豁達的心態。她的真性情還表現在,一次,大觀園中的人聚集在一起看戲,鳳姐兒指著戲台上的一個小旦說:「這孩子打扮起來活像一個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知道鳳姐說的是何人,但因為怕得罪黛玉不肯說出來,可是湘雲卻直言不諱的說:「我知道,像林姐姐。」為此,得罪了黛玉,也恰恰說明她的天真爛漫與單純的個性。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文人墨客往往注重女子的優雅與嫻靜,卻又如此的偏愛俠女,而湘雲便是這樣一位姑娘。第五十七回湘雲要替邢岫煙打抱不平,黛玉笑她:「你又充甚麼荊軻聶政?」湘雲的肝膽俠義與古道熱腸充分體現在她對香菱與邢岫煙的態度上,有一次,在群芳射覆的遊戲中,香菱自然不知所措,正在大家都觀笑其敗的同時,只有湘雲注意到了香菱的慌亂,於是便悄悄的將謎底傳給了香菱,結果因「作弊」而當場被大家揭穿,實際上她是故意的將這個尷尬的局面轉換到了自己的身上,而替香菱解了圍。和寶玉、寶琴、平兒是一天生日的邢岫煙,都被人忽略不計,但是湘雲卻能準確的說出,讓這樣一個平凡的女孩過了一個難忘而美好的生日。因湘雲生長的環境,她非常清晰被人冷落的滋味,所以她格外在意與關心周圍的人,非常具有傳統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善良與明智。
湘雲生於紅塵之中,卻不被紅塵的種種羈絆,如此的瀟灑與飄逸,給俗世的繁華與平庸增添了一股來自天地之外的靈動與超然之風,無論喧囂與寧靜,我們都始終如一的愛她,欣賞她。

清音:《紅樓夢》之賈迎春篇


清音:《紅樓夢》之賈迎春篇

作者﹕清音



【大紀元09月30日訊】

迎春,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第三回寫她的外貌「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可是她的性格是懦弱無能,正如興兒所說「二姑娘的渾名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喲一聲」。

迎春善棋。雖然書中很少提到,但從丫鬟名中可以得知。但是若在吟詩作對猜謎上,她則是資質平庸。在處世為人上,她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所謂的「世交之孫」孫紹祖,實際上是拿她抵債,而且「娶親之日甚急,不過今年就要過門的」。

在第七十三回寫賈母聽說園中有人鬥牌賭博,十分震怒,痛斥之後,責令對為首的幾個人「每人四十大板,攆出,總不許再入。」這其中之一恰恰是迎春的乳母。乳母有此醜行,受此懲處,對迎春來說,是很丟人的事兒。見此情況,黛玉、寶釵、探春紛紛向賈母求情,而賈母則斷然回絕:「你們不知。大約這些奶子們,一個個仗著奶過哥兒姐兒,原比別人有些體面,他們就生事,比別人更可惡,專管調唆主子護短偏向……你們別管,我自有道理。」乳母獲罪,迎春自然「心中不自在」,而當邢夫人責備她「你也不說說她(指乳母)」時,迎春聽了半晌回答說:「我說她兩次,她不聽也無法。況且她是媽媽,只有她說我的,沒有我說她的。」

邢夫人離開後,迎春身邊的丫鬟繡桔,乘機向迎春提出了攢珠累金鳳被盜的事。迎春心中明知乳母偷了累金鳳,但就是想「息事寧人」。繡桔實在忍無可忍,提出要到「二奶奶(指鳳姐)房裡將此事回了他」。緊接著,迎春乳母的兒媳出場,她見繡桔要去回鳳姐,不得不承認了累金鳳是她婆婆所偷,但又表示贖回來的條件是,姑娘必須到老太太那兒去求情。

迎春無奈地回絕後,繡桔說:「贖金鳳是一件事,說情是一件事,別絞在一起說。難道姑娘不去說情,你就不贖了不成?嫂子且取了金鳳來再說。」聰明伶俐的丫鬟,更反襯出小姐的懦弱和糊塗。乳母的兒媳見此情況,反咬迎春花了她們的銀子,還把邢夫人牽扯進來。繡桔大怒,要與乳母之媳「算算賬」。迎春又立刻制止說:「罷,罷,罷,你不能拿了金鳳來,不要牽三扯四亂嚷。我也不要那金鳳了,便是太太們問時,我說丟了,也妨礙不著你甚麼的,出去歇息歇息倒好。」可見迎春的性格非常懦弱。

後來,迎春的貼身丫鬟司棋被趕出去,迎春始終不發一言,眼看著司棋被帶走了。司棋臨別時哭道:「姑娘好狠心,哄了我這兩日,如今怎麼連一句話也沒有?」作為賈府的一位千金小姐,也許除了天性懦弱之外,庶出的身世,處境的險惡,周圍強者如林,也許正是她選擇迴避的人生態度之原因罷。 
迎春的悲慘命運,恰似嬌弱,禁不起摧殘的迎春花,正如判詞中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清音:《紅樓夢》之薛寶釵篇


清音:《紅樓夢》之薛寶釵篇


作者﹕清音



【大紀元7月27日訊】

寶釵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她體態豐滿,品格端方,才德兼備,性格大度,是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在她冰冷的外表下,也藏著一顆火熱的心,比如,曾作過《螃蟹詠》諷刺貪官污吏。身上掛有一金鎖,刻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字,與賈寶玉隨身所載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恰好是一對,因此有「金玉良姻」之說。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在蘅蕪苑,杜若、蘅蕪兩者都為香草的一種,使人想到楚辭「離騷經」裡屈原總是在身上戴滿香花。「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籐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嶺,或穿石腳,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蟠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薛寶釵住在蘅蕪苑,加之她的氣質使然,海棠詩社別號為蘅蕪君。
在大觀園清麗溫馨的抒情天地裡,林瀟湘薛蘅蕪,各以其風流蘊藉的資質才情俏然佇立於千紅萬艷之極致;融裊娜飄逸與含蓄溫柔為一體的「兼美」意象的設計,使得「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蘅蕪君,在這部懷金悼玉的《紅樓夢》裡,成為人們深深追憶的倩影。
寶釵的內涵與中庸之道
寶釵的修養體現在方方面面,人們普遍鄙夷的趙姨娘賈環母子,可她卻仍然持關照態度,她曾帶賈環玩耍,饋贈禮物,對此,一向被人瞧不起的趙姨娘由衷地喜歡,心想:「怨不得別人都說寶丫頭好,會作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為他哥哥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送到,並不偏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他都想到了。」此舉同王熙鳳對賈環的卑視,寶玉對賈環的疏淡,探春對賈環的冷峻,以及眾人常拿薛蟠與賈環相比較,均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堪稱薛寶釵格守「中庸之道」大放異彩的成功事例。
寶釵的能力和水平是多方面的,是一個多才多藝之人。當賈母命惜春畫大觀園時,惜春感到無從下手。寶釵對她講了一通繪畫「非離了肚子裡頭有些丘壑的,如何成畫」的高論以點撥惜春。寶釵的確精於此道,連畫具也較惜春諸人內行得多,其繪畫技術恐為惜春所不及。但由於寶釵輕易不願顯山露水,善藏機鋒,故而不曾當眾表演。在才華方面,她學識淵博,處處給人以穩重大方渾厚之感。即使她引經據典、改「綠玉」為「綠蠟」這樣奧僻之典也詮釋得天衣無縫。
《 紅樓夢》中,最能顯示少男少女才華性情的莫過於作詩填詞。她所填的《臨江仙‧柳絮詞》「白玉掌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真正是不落俗套的佳作!
寶釵的「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云守拙」的性格特徵歸結到一點便是儒家所倡導的中庸之道。寶釵出身豪富,天生麗質,聰敏穎慧,她對於中庸之道不僅理論上精通又能身體力行。所以在處理和應付各種矛盾的相互錯綜複雜關係中,充分展現出她那不卑不亢,禮讓周到,適可而止,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賢,說不得愚的一位特殊社會背景下造就出來的典型人物。
情感特徵之「冷」與「潔」
寶釵的以理御情乃是她性格特點的本質體現,而「冷」才是她以理御情的外在表現形式。薛寶釵的「無情」的外在象徵物是「雪」和「冰」。薛家之「薛」,即冰雪之「雪」的諧音。十二釵正冊判詞雲其「雪裏埋」有「晶瑩雪」,「冷美人」之美譽;寶玉眼中看到的是她「雪白」肌膚;她的房間給人的感覺是「雪洞一般」。寶玉在詩中喻她是「出浴太真冰作影」,她也自比是「冰雪招來露砌魂」。她吃的藥叫「冷香丸」,是用四種白花的花芯作的花料,埋在梨花樹下一梨花又是白色的,皆是潔淨之物。「冰」、「雪」的「冷」與「潔」,正象徵著寶釵的情感特徵的「冷」與「潔」。
在大觀園裡桃紅柳綠、燕妒鶯慚的春天裡,她不越雷池半步,將自己的情感悄悄掩藏在理智的硬殼裡,成了別人眼中的「動人」而又「無情」的「冷美人」。由此可見,寶釵的無情-冷峻理智的自我克制是她修養的結果。
從「金簪雪裏埋」的預示,當是賈家敗落之後,「飛鳥各投林」,薛寶釵無從生計,時在嚴冬之際,草草掩埋。遙望那年冬天,寶釵苦苦經營著處在崩潰邊緣的賈府,終於支撐不下,一位奇女子孤獨的離去,而這段「金玉姻緣」也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感慨與思索。

清音:《紅樓夢》之賈探春篇


清音:《紅樓夢》之賈探春篇

作者﹕清音
《紅樓夢》之賈探春 (網絡圖片)

大紀元10月27日訊】

探春為賈府的三小姐,有「玫瑰花」之諢名。在大觀園中,探春思維縝密、決斷力強,她的才智更勝過王熙鳳,最終遠嫁他鄉,淒涼之極。
在第三回書中為迎接林黛玉到賈府出場的探春,卻與迎春和惜春有所區別,寶玉慾送「顰顰」二字為黛玉之表字時,探春便問何出?寶玉解說後,探春又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作者在此埋下了伏筆,更是讓讀者領略了她與迎春、惜春的不同,探春機敏、聰慧、大氣、無所畏懼的風采,是四春中的一大亮點。
探春是寶玉的庶出妹妹,也是海棠詩社的發起者,別號蕉下客,居於大觀園中的秋爽齋,生的「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 。
元妃省親時諸姐妹的題詠、林黛玉葬花之詩,都顯示著大家的詩才。賈探春提出了建立詩社的創意,她給寶玉和眾姐妹送上了帖子邀集大家共議,她在帖子中云:「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意思是誰說結詩社以展示才華,只能是男子的事,我這裡卻主張我們女子也應有此雅會。她不讓鬚眉的剛烈品格和創意,寶玉自然「喜得拍手」叫好,而且表示「早就該起個社的」,而眾姐妹也紛紛響應,於是大觀園中第一個以女詩人為主體的海棠詩社誕生了,成為《紅樓夢》這部交響樂中最美好的旋律,而詩社的籌建,正是探春高雅品格與才智的顯現。
在《紅樓夢》中,最吸引人注目的便是探春與其生母趙姨娘的微妙關係,她對趙姨娘的所作所為心生厭惡,主要原因是趙姨娘的性情和人品太「不著邊際」。當探春得知舅舅趙國基死了,探春只按例批給了二十兩銀子。趙姨娘來評理時,探春告訴她說,按照賬本和黃曆只能給二十兩銀子。在這一個問題上,有人認為探春為了討好「太太」和「老太太」,故意刁難自己的親生母親而有失仁道。也有人認為,探春只是按照規矩辦事,恰恰表現了她與營私舞弊者鳳姐的截然不同。其實,探春當時因掌管大觀園的財政,必須要秉公辦事,才能服眾,只是在分寸的把握上,有些生澀,方纔惹來了生母趙姨娘的不滿。
這樣一位有遠見、有作為的奇女子,她最出色的才幹是在王熙鳳患病期間,治理大觀園,興利除弊,這在古時候並不多見。抄檢大觀園時,她「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動她丫頭的東西,並且絕無迴旋餘地,這樣的威信是無人能及的。有人趁機無理取鬧,要搜她的身,她為維護自己的尊嚴表現出的果敢更令人刮目相看。
在《紅樓夢》七十回中,寫寶玉和眾女兒們放風箏,探春放的是一隻鳳凰,而後,忽然又飄來一個鳳凰風箏,怪的是又來了個門扇那麼大的喜字風箏,三隻風箏最後竟是絞在一起,線全斷了。這也喻示著,探春的遠嫁,表面體面,其實是命若游絲。正如曹雪芹所云:「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