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常用的補腎藥方

常用的補腎藥方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腎為五臟六腑之根,補腎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可能產生腎虛的情況。那麼要如何補呢?要用哪些藥呢?現在來介紹一些常用的補腎藥方。

1、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由熟地黃、龜板、黃柏、知母、豬脊髓組成,製丸,空腹淡鹽湯下。大補陰丸用於陰虛火旺的人,服用後可滋陰降火,滋補肝腎,補陰血,清虛熱。對於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乾、午後潮熱、腳跟疼痛、咳嗽咯血、耳鳴遺精確有療效。

2、二至丸

二至丸由女貞子、旱蓮草兩味藥組成,可滋補肝腎,對於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咽乾鼻燥、腰膝酸痛、月經量多可以使用,臨床常用於婦科血虛病人。便溏者忌用。

3、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六味藥組成,三補三瀉,專對陰虛體質的人使用,對於腎陰虧損導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都可以使用,是治療腎陰虛的經典名方。腹脹便溏的人不能服用。

4、左歸丸

左歸丸由鹿角膠、菟絲子、龜板膠、山茱萸、牛膝、枸杞、山藥、熟地等組成,除了滋陰補腎外,最主要的是填精益髓。對於精血不足導致的頭目眩暈、腰酸腿軟、遺精滑泄等等可使用,因為是純補之劑,久服容易滯脾礙胃,影響食欲。

5、麥味地黃丸

麥味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上麥冬、五味子組成,可滋腎養肺。用於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乾咳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消渴。


6、杞菊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上枸杞、菊花組成,作用為滋腎養肝,對於兩眼昏花、視物不明,或眼睛乾澀,迎風流淚、耳鳴、腰膝痠軟可用。

7、知柏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上知母、黃柏組成,主要功能為滋陰降火,對於陰虛火旺、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痠痛、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可用。

8、七味都氣丸
七味都氣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上五味子組成,功用為滋腎納氣,對於腎陰虛引起的氣喘、咳嗽、呃逆等有效。


補腎的方法很多,中藥補腎是其中的一個辦法。以上是常見的補腎方藥,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醫師的稱謂

醫師的稱謂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

中國古代把醫師稱為「治病工」,工是有技藝的勞動者,因此將醫師歸入「方技門」。根據技藝的高低良莠,可稱之為上工、中工、下工、庸工、粗工、賤工、俗工、國工、良工、善工等等。例如漢代著名的醫家淳于意可以「國工」譽之。

現在的稱謂「醫生」實源於南北朝,因當時在國家習醫的人以「生」稱之,當時有醫生、針生、按摩生、禁咒生等,而到今,醫生已不是指習醫的學生,而是指已有一技之長的從業者了。

古時醫師有朝野之分,如供職於宮廷的稱為侍醫、御醫、醫師、太醫、國醫、國師等等,而服務於民間的則稱為走方醫、江湖醫、游醫、草醫、草澤醫、鈴醫、走醫等等。

古時對醫師有褒貶,褒稱有如妙醫、高醫、奇醫、國醫、國手、神醫、醫仙、名醫、巧醫、大醫、賢醫、良醫、聖手等,貶稱有如庸醫、俗醫、凡醫、拙醫、愚醫、下醫、奸醫等等。三國華佗有神醫之譽,東漢張仲景有醫聖之譽,唐代孫思邈有藥王之譽。

醫師也有泛稱,如醫者、醫人、醫家、醫匠、醫士、方家、醫術家、中醫等等。

醫師稱大夫源於宋代,當時的醫官設有「和安大夫」,是宋代醫官中最高的職稱。後世相沿成習,將醫師稱為大夫。

醫師稱為郎中亦源於宋代,當時的醫署設郎中一職。大夫和郎中都可以作為醫生的別稱。但兩者仍有一些區別;一般設館醫病的醫師稱大夫;至於草藥店或上街高喊,或走街串巷醫治的醫師稱為郎中;現在的郎中一般指的是不具合格醫師資格的密醫。在地方習俗上,北方人稱大夫的多,南方人稱郎中的多。

醫師還有些特殊的別稱,例如隱者為醫,稱為隱醫;儒者為醫,稱為儒醫;道士為醫,稱為道醫;和尚為醫,稱為僧醫;婦科醫師,古稱乳醫;盲人為醫,稱為瞽醫;醫師受過刑罰,稱為黥醫;巫者為醫,稱為巫醫。

醫師還有一些特殊的代稱、美稱與尊稱,如《黃帝內經》是中醫著名經典,以黃帝與岐伯問答的方式行文,因此「岐黃」也作為醫師的代稱,如歧黃家、術精岐黃、托迹歧黃等。刀圭是中藥的量器名,因此後世也稱醫師為刀圭家。
蘭台是宮廷圖書館代稱,《素問·靈蘭秘典論》稱黃帝將岐伯之言藏之「靈蘭之室」,後世也以之代稱醫師及其行業,如有些中醫典籍的書名《蘭室秘藏》、《蘭台軌範》等均含此義。

神醫扁鵲傳說是盧國人,因此也有將「盧醫」作為名醫的代稱。《後漢書·費長房傳》中記載:「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見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這位賣藥的老人掛一壺於腰中作為醫門的標誌,因此「懸壺濟世」用來形容醫師救死扶傷的功德,懸壺指行醫,而高明的醫師稱為壺公。

神醫華佗在臨死前曾將裝滿醫書的青囊交給看守的獄吏,華佗死後,部分醫書靠青囊傳於後世,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如明代沈繹詩曰:「白髮至親惟叔嬸,青囊傳世有兒孫」。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認識方劑:春澤湯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翁藻所著的《醫鈔類編》中有一個方劑〈春澤湯〉。

〈春澤湯〉的組成是人參、白朮、茯苓、澤瀉、豬苓、肉桂、炙甘草,專門針對腸虛泄瀉、小便不利而設的方劑。


腹瀉已經是很煩人的,再加上小便尿不出來,那真會急死人,這時怎麼辦呢?趕快服用《醫鈔類編》中的〈春澤湯〉,就可以解決。此方為仲景〈五苓散〉加上人參而成,〈五苓散〉可利水滲溼、溫陽化氣,對於水溼內停、水腫、泄瀉、小便不利、霍亂吐瀉等已具足功效,再加上人參,增加氣化功能,水溼有路可循,尿液氣化而出,小便腹瀉一舉而解,真如春澤大地,身體急疾卸去。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夏天吹冷氣要注意

夏天吹冷氣要注意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炎熱的夏天,幾乎每個人都會吹冷氣;很多人喜歡待在空調的房間裡,卻惹出不少毛病。

1. 喉嚨痛
由於夏日天氣炎熱,忽然進入空調室,引發冷熱不調,感冒,咽喉炎、喉嚨痛的毛病。

2. 打噴嚏
空調室內溫度較低,但抵抗力不好的人,汗腺仍是開著,就一直產生過敏、打噴嚏的症狀。

3. 血壓升高
平素就高血壓的人,在溫暖的環境中,身體肌肉血管還處於放鬆狀態,但突然進入涼爽的空調間,會進行「冷加壓」,血管急速收縮,一分鐘內即可讓血壓上升20~30mmHg.

4. 乾燥症
空調間的溼度相對較低,有乾燥症的人,如眼乾、鼻子乾、口乾,會感覺更加乾燥,淚液、津液蒸發過快,乾燥明顯。

5. 肺炎
有些細菌在密閉式的空間內更容易迅速傳播開來,如退伍軍人症,是由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所引起的傳染病,非常嚴重,致死率還非常高,預防的方法是冷卻水塔要清洗乾淨,不要滋生細菌。

6. 哮喘發作
哮喘的人喜歡溫暖的環境,炎熱的夏天,進入涼爽的空調間,雖然很舒服,但氣管平滑肌急遽收縮,引發哮喘;還有空調中會藏有一些灰塵、粉塵,隨著空調吹到空氣中誘發哮喘。

7. 顏面神經麻痺
夏天顏面神經麻痺的罹患者不少,有些是吹冷氣吹出來的。夏日貪涼,使用空調、電風扇不當,溫度突然變化,造成面部經絡阻塞,顏面神經麻痺。

夏日冷氣不要開太冷,26℃就可以了,無論室外再熱,空調溫度也不要開太低,體弱者27~28℃即可,溫差理想上不要超過8℃。

冷空氣向下沉,因此冷氣的風最好向上吹,避免直接吹到人體。體弱的人,進屋十分鐘後再開空調,有一段適應時間。若出了一身汗,回家立刻空調猛吹,皮膚毛孔完全打開,體溫急遽下降,容易誘發感冒。

空調間空氣不流通,可一個小時開一下窗戶,空氣流通,讓室內負離子增加;若皮膚乾燥,喉嚨乾癢,可多喝水,喝菊花茶,或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


身體弱,如發育不全的小孩,孕婦,身體孱弱的老人,最好少用空調;在清晨與黃昏時可運動一下,增強身體的適應力。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醫西醫一把抓,疑難雜症不用怕,毋須專家來會診,立時有最好解答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桃園楊梅新農街26號
TEL:  03-4754477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御醫責任大

御醫責任大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歷代朝廷為了「龍體」無恙,都有御醫專為帝王服務,御醫所待的地方稱為太醫院。

皇后妃子們也有特別的女侍醫,如穩婆(收生婆)、醫婆,前者負責接生,後者負責疾病診治。漢代時,著名的醫婆是義姁,她是河東郡人,漢武帝召她入宮,拜為女侍醫,專為皇太后看病。

自隋唐起,御醫診病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帝王患病,太醫院率眾御醫穿上吉服,於白日進宮,無論冬夏,總於殿門內置炭火,焚燒蒼朮之類的芳香藥物以驅穢,眾醫從火盆上入內,以防病邪帶入,見到了帝王行跪拜大禮,膝行而前,由兩醫分診左右手脈,之後互換位置,複診一次,診畢向帝王秉奏,然後出宮去到御藥房會商,宮廷內臣也參加,議定處方後寫明用方大法與藥物功用,面奏帝王,獲准後由御醫與提督太監一起選配藥方,煎煮時由兩人監視,御藥一式兩劑,煎好後合在一起,分盛兩器,一份由御醫與內臣先嘗,沒問題後將另一份進奉帝王服用,過程由御藥房太監筆錄加蓋印章鈐記。

慈禧太后略懂醫理,她親自審查御醫用藥,據稗官野史記載,慈禧太后患病,一次詔四位御醫替其診病,每位御醫各擬一處方呈進,而慈禧詔司書太監取來《証治準繩》、《本草綱目》等藥書查對,然後擬出第五張處方。清朝268年經歷十帝,留有醫案4萬多件,是一筆珍貴的醫學遺產。

古代御醫中,元代名醫許國禎備受恩寵。許國幀博通經史,尤精醫術。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即召他掌醫藥。許氏忠正敢諫,深得世祖信任,並曾治癒了世祖的足疾。世祖即位,授榮祿大夫、提點太醫院事,賜金符。後又改授金虎符,遷禮部尚書,拜集賢大學士,進光祿大夫。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二月主持編修《至元增修本草》,是元代唯一官修本草,惜書佚不傳。

至元廿年,他承世祖之命,召集全國醫學名士,增修御藥院所刊方書,「正其訛,補其缺,求其遺亡,而附益,編成《御藥院方》20卷。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宮廷醫藥處方集,並流傳至朝鮮、日本等國。

明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得病,諸醫官救治無效,太祖駕崩,建文帝繼位,逮捕諸醫官治罪,唯有老邁的御醫戴思恭倖免。戴思恭,婺州浦江(今屬浙江)人,家世業儒,並數世業醫,投丹溪門下學習。戴氏還從羅知悌學過醫。

明成祖在位時,東宮太子楊妃經水不通10多個月,眾說是懷孕,御醫盛啟東卻說是血疾,用破血劑,太子略懂藥性,不讓妃子服藥,拖了幾個月,病情益加嚴重,妃子堅持請御醫盛啟東診病。太子無奈,召來盛啟東,卻仍是開破血藥方,太子一方面派人持方取藥,一方面派人將盛看管,一有意外,立即治罪。楊妃服藥後,病情有了轉機,證明不是有孕。盛釋放後,皇帝過意不去,重加賞賜,並說「非謝醫,為壓驚」。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秋季飲食養生

秋季飲食養生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秋季熱氣漸消,陰氣漸長,陽氣衰減,陰氣加強,收斂於內,水液不外泄,因而秋季主燥。《內經》說提到:「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秋天的燥氣容易傷肺,以中醫五臟養生觀念來看,「秋季養肺」便是養生保健康的王道。那麼進入秋天,養生該吃什麼好呢?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乾」,容易出現口角發炎、皮膚乾裂、鼻出血、便秘、哮喘燥咳的問題。秋季飲食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飲食宜養陰,滋潤多汁。

若有哮喘燥咳,可吃銀耳、甘蔗、燕窩、梨、藕、菠菜、鼈肉、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橄欖、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

還可多吃具有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如水梨、柿子、柑橘、香蕉等;果蔬如胡蘿蔔、冬瓜、海帶、紫菜等。

少辛增酸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若辛味食品吃的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傷及肝氣,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薑、蒜、辣椒等;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秋季還可多吃粥,既可健脾養胃,潤燥養生;還可吃些五穀雜糧,如花生、地瓜、芝麻、栗子等。